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2009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规律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

2、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3、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4、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用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来创造条件,包括了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和掠夺货币财富。

5、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6、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恩格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知名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