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84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二级价格歧视与需求价格弹性有什么联系? 并以图示之。
【答案】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二级价格歧视与需求价格弹性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分析如下:
设某垄断厂商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出售同种产品,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垄断厂商会调整两个市场的销售量,按照MR 1=MR2=MC的原则来确定产量和价格。其中,MR 1和MR 2分别表示第1个市场和第2个市场的边际收益,MC 表示产品的边际成本。结合厂商的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价格弹性三者的关系式,可得:
整理得:
由上式可知,三级价格歧视要求厂商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制定较高的产品价格,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上制定较低的产品价格。三级价格歧视与需求价格弹性之间的联系还可借助下图来描述。
三级价格歧视与需求价格弹性之间的联系
二、论述题
2.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 形曲线的原因相同吗? 为什么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来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只有一点才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答案】(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 形曲线,即随着产量增加,平均成本曲线先下降后上升。但是,两者形成U 形的原因是不同的。
①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之所以呈U 形,即短期成本曲线最初递减然后转入递增,是因为可变要素的边际报酬先递增后递减导致的。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因此,在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下,短期平均成本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 型。
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 形是由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决定的。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规模增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递减阶段以后,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被全部利用,此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小变)阶段,但由于企业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越来越大,如果再增加产量,长期平均成本最终转入递增阶段。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其每一点总是与某一特定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但它并非由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构成。事实上,在整个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只有最低点才和某一特定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切线斜率为零。
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左边,长期平均成本递减,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之点位于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和上面,即该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切线斜率为负,从而切点不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边,长期平均成本递增,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之点位于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和上面,即该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切线斜率为正,从而切点不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因此,作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包络线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且只有一点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
三、计算题
3. 假定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1)求该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在(1)的条件下,该市场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分别是多少?
(3)假定政府对每一单位商品征收2元的销售税,那么,该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多少? 此外,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又分别是多少?
【答案】(1)根据市场的均衡条件
数量分别为:。
,行业的短期供给函数为。 ,有。解得均衡价格和均衡
(2)根据需求函数
可知,当
如图所示。
时,有可知,当时,有。同理,根据供给函数。于是,根据此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特征,可得该市场的均衡图,
图
根据图中的数据,以及依据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的概念,可得:
由于社会总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故可得:
(3)假定政府对每一单位商品征收2元的销售税,那么,
市场的供给函数会受其影响而变为
; 而需求函数不受其影响,仍为
, 有
根据征税条件下的供给函数
求得:
进一步,可得征税条件下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分别为:
根据图中的数据,也可以按以下方法计算:
。再次根据市场均衡条件。
时,有。于是,在图中,又进。在征税条件下,根据图中的数据可。 可知,当解得征税条件下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一步得到征税条件下的市场均衡点E 2。且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