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城郊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最优化教学理论”、“高效课堂”等理论依据,提出了构建“自学--导学--展示--总结(检测)”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模式的设想,为了验证这一设想,笔者以大荔县城郊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学生按照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评价实施过程,总结实验成果,验证了“自学--导学--展示--总结(检测)”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模式的可行性。
全文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从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思路、方法这几个方面对研究问题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二章为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两种教育教学理论。第三章为信息技术课程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现状调查从调查问卷设计、信度与效度分析、调查结果梳理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为解决方法,在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笔者认为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并提出了构建“自学--导学--展示--总结(检测)”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模式的设想。第五章为验证效果,笔者分别以“自学--导学--展示--总结(检测)”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教学,并以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获取信息的渠道”为例,分别设计了教学案例,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之后进行教学检测,根据教学检测的成绩进行了双侧Z检验,验证了“自学--导学--展示--总结(检测)”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第六章为总结,从研究的独特之处、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展望三方面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论述。
本研究大胆提出了“自学--导学--展示--总结(检测)”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模式,并对该设想进行了验证,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供了具有实践价值与借鉴意义的教学模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