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优化研究

关键词:知识, 教师知识, 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 优化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微观研究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探索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生成过程、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本身及其生成过程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影响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生成与优化的因素,继而尝试提出优化建议。这对于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管理的细化皆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以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为研究对象,研究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的优化,强调“个人”方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分五步骤逐渐深入探究这一问题,依次是辨析并界定核心概念,搜寻研究的理论基础,进入研究现场收集一手资料并撰写教学故事(显现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剖析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包括生成过程、存在问题、影响因素),总结研究启示并提出优化建议。这五步骤分别体现在论文第二到六章。
本文将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界定为这样一种特殊知识:它是具有一定普适性的个人信念体,是一种关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整体性知识;是以教师经验和内容知识为基础,以一定教师能力作为实践工具,经过教师主体在特殊情境中的实践与反思生成,已经内化、上升到比较自动化程度的普适程度、可陈述(可言传)程度和价值追求的大众化程度普遍较低的教师知识。本文认为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优化的理论基础至少包括个人知识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反思性实践理论。
本文选定西安市C区某大教学区教师进行叙事探究,主要截取三位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片段,呈现并剖析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生成过程、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本身与其生成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影响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生成与优化的因素。研究辅以文献法、行动研究法以及访谈法、观察法等资料收集方法,内容主要围绕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和优化几方面进行。
研究发现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本身与生成过程都有存在问题的可能,并将实践性知识存在问题分为三种:(1)真实情境中不当反思生成的实践性知识;(2)正确反思一个被理解错误的实践情境生成的实践性知识;(3)混乱思维中观察到不连贯与迷乱,生成混乱迷糊的实践性知识。
“优化”作为本文使用的一个特定词汇,具有特殊内涵。“化”表示向某方面发展的过程,“优化”作为动词指不断改进,变得更好的意思,没有止境;作为名词,指比较优秀、比较好的事物与状态。人总在追求知识的内在美,优化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也是对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美化。优化的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是相对的、模糊的层次,其极致是永远有待追求的完美的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只能存在于逻辑与语言之中。本文呈现的优化的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只是相对完美,没有缺陷,以资借鉴与研究。优化的另一种表现是升华层次的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其不是对完美的超越,而是一种极限之后新的开始,一种实践性知识的转型,一种对所涉及实践范围的拓宽或改变。如果说优化层次的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经常使教师中规中矩的进行并完成工作,那么升华层次的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便经常是出其不意,折射出震撼心灵的智慧。
本文进行微观剖析,发现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优化的影响因素至少包括教师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教师个人性格情绪状态、教师主体的心境与个人哲学、教师反思、教师对情境的把握和教师的行动能力等。鉴于此,建议教师优化个人实践性知识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知识结构,生成合理信念;明确反思内容,提升反思能力;把握改造情境,积累实践智慧;调适性格情绪,提升气质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