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化工大学机械综合(含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之机械设计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对标准直齿轮传动,如果作用在齿轮上的圆周力不变,且材料、齿宽、模数及传动比都不变,而把中心距加大一倍,齿轮的分度圆、齿顶圆及齿根圆也相应增大,则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如何变化?
【答案】中心距加大一倍,就必须使分度圆半径增加一倍,而模数不变就只能使齿数増加一倍,在圆周力不变的情况下,必然转矩增加一倍,
在接触应力公式中以得:中心距加大后的接触应力接近原来接触应力的曲应力的
代替
以
代替可
倍;中心距加大后的齿根弯曲应力是原来弯
倍,再考虑到齿数的增加使齿形系数和齿宽系数变小,实际弯曲应力接近原来弯曲应
力的一半。
2. 滚动轴承310, 查表知其基本额定动载荷C=48400N,试说明该值的含义。
【答案】该值的含义是:在基本额定动载荷C=48400N的作用下,轴承可以工作
而不发生
点蚀失效,其可靠度为90%。
3. —对标准渐开线直齿轮传动,两轮节点处的接触应力是否相同,两轮齿根处弯曲应力是否相同?若该对齿轮的传动比、中心距、齿宽、材料等不变,仅改变其齿数和模数,试问对齿轮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各有何影响?
【答案】(1)两轮节点处的接触应力相同,两轮齿根处弯曲应力不相同。
(2)在齿轮的传动比、中心距、齿宽、材料等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模数增大,齿厚增加,齿轮的弯曲强度增大,但齿数减少,影响传动的平稳性;反之,如果模数减小,齿轮的弯曲强度降低,但齿数增加,传动的平稳性提尚。
4. 写出线性疲劳损伤积累理论的数学表达式(Miner 方程),并解释式中各符号的含义、方程的意义和应用场合。
【答案】(1)Miner 方程:
式中各符号的含义:零件承受规律性非稳定变应力时
,表示与各应力相对应的材料发生疲劳破坏时的极限
表示与当量应力相对应的应力循环次数,应力循环次数。
(2)方程的意义:当大于劳破坏,Miner
方程表示了这种极限情况。
的各级应力对材料的寿命损伤率之和等于1时,材料即发生疲
(3)应用场合:非稳定变应力疲劳强度的计算。
5. 闭式软齿面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是什么?有哪些提高承载能力的措施?
【答案】闭式软齿面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点蚀。 设计准则是按接触疲劳强度设计,按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提高承载能力的措施有:降低齿面粗糙度,改善润滑油的性能,提高齿轮的传动精度,采用变位齿轮传动。
6. 导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案】导轨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8点:
(1)导向精度:指运动构件沿导轨导面运动时其运动轨迹的准确程度,影响因素主要有导轨承导面的几何精度、结构类型、导轨副的接触精度、表面粗糙度、导轨和支承件的刚度等,直线导轨一般包括垂直面和水平面内的直线度、两条导轨面间的平行度;
(2)精度保持性: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原有几何精度的能力;
(3)运动灵敏度和定位精度:运动构件能实现的最小行程和停止在指定位置的能力; (4)运动轻便、平稳、低速无爬行现象;
(5)抗振性好:导轨副承受受迫振动和冲击的能力; (6)耐磨性好,温变不敏感;
(7)足够的刚度:抵抗受力变形的能力;
(8)工艺性好: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做到制造和维修方便,成本低廉。
二、分析计算题
7. 有两对材料、热处理方法、加工精度等级和齿宽均对应相等的直齿圆柱齿轮,已知:第一对
齿轮
第二对齿轮
若不考虑重合度的影
和弯曲应力的比值
附参
响,试计算其相同条件下工作时,此两对齿轮接触应力的比值考公式
:并已查得
【答案】(1)从题中给出的数据,可知
按参考公式,除分度圆直径d 不同外,其他参数均相同,则有
(2)
8. 图1示一等径转轴AB ,剖面积为A ,抗弯剖面系数为W ,有斜向力F 作用于C , 试分析轴上D 和E 点所受的变应力类型,绘出
曲线,当F 变化时属于哪种应力增长规律?
【答案】将斜向力F 分解为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
图1
根据图示,轴的双向轴向固定在A 处,7尺平分力F 使AC 段轴受拉力,拉应力为
垂直分力
使轴受弯曲,D 剖面处最大弯曲应力为
D 处所受变应力由
和
组成
由此可见,D 处为非对称循环应力,如图2(a ), (b )所示。当环应力,见图2(c )。
时
为脉动循
图2
循环特性
故属于r=常数的简单加载增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