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论《聊斋志异》中的异变现象及其内涵

关键词:《聊斋志异》异变现象,渊源,精神内涵

  摘要


作为一部以谈狐说鬼为主要内容的小说,《聊斋志异》风格奇幻诡异,虽背离了儒家温柔敦厚的审美要求,但蒲松龄却以他好奇的眼光、如孩童般天真的想象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给我们一种新鲜的审美体验,因而能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极高的评价。在这些故事中不管是无生命的物体,还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它们被赋予了和人平等的地位,这些事物可以在不同的物种之间变化,并且它们的性情、能力也随之改变,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异变”。“异变”现象也是构成《聊斋志异》奇幻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总结《聊斋志异》中异变现象种类和其变化途径,把握其特征。进而可以推究《聊斋志异》中异变现象的渊源,分析中国上古神话、庄子、六朝以来的志怪小说传统以及佛教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聊斋志异》的异变现象在对前人的继承基础上进行了更大胆的创造,不同于志怪小说的纪实性质,而是大胆创造,并寄托情怀,使其文学性和艺术性大大增强,这也正是《聊斋志异》能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聊斋志异》以异变这种形式表现了作家的性格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非常丰富的精神内涵。从民族精神的角度来看,它体现了中国人的向心式思维;同时也表现出珍视人类自身、珍爱生命,注重情感的现世情怀;虽然写的是脱离人世,荒诞不经的事物,但其本意却在人间,表现出贴近现实,关注世俗生活的精神;作为蒲松龄情感的寄托,这些异变现象也表达了他对待诸如性与爱、女性观、情感要求、入世与厌世等人性欲望与时代局限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