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财务管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年金现值与年金终值
【答案】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折旧、利息、租金、保险费等均表现为年金的形式。年金按付款方式,可分为后付年金(普通年金)、先付年金(即付年金)、延期年金和永续年金。
年金现值即为一定期间每期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的现值之和;年金终值犹如零存整取的本利和,是一定时期内每期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年金现值与年金终值相比,前者是未来一定期间内一系列等额收付款项的现在值,而后者则是未来一定期间内一系列等额收付款项的未来值。
2. 资本成本
【答案】资本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本而承付的代价,如筹资公司向银行支付的借款利息
和向股东支付的股利等。从投资者的角度而言,资本成本也是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或最低报酬。
资本成本从绝对量的构成来看,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两部分:(1)用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对外投资活动中因使用资本而承付的费用,如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向股东分配的股利等;(2)筹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筹集资本活动中为获得资本而付出的费用,如向银行支付的借款手续费,因发行股票、债券而支付的发行费用等。
3. 展期信用
【答案】展期信用是指购货企业在销货企业提供的信用期限届满后,以拖延付款的方式强行取得的信用。
4. 混合性融资
【答案】混合性融资是指兼具有债权和股权筹资双重属性的筹资方式。包括发行优先股筹资、发行可转换债券筹资等。优先股是指在股份公司分派股息和在清算公司财产方面比普通股享有优先权的股份。优先股优先于普通股领取股息和分项企业经营红利;当公司破产或解散时,拍卖资产所得资金,在清产债务以后,优先于普通股得到清偿。但优先股不享有表决权。可转换债券是可以兑换成股份公司的股票或公司企业债券的债券。债券持有者如若将债券兑换成公司的股票或其他债券,必须在债券到期前规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比率兑换。
5. 融资优序理论
【答案】融资优序理论认为,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使得投资者从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来判断企业的市场价值。通常,经理在股票价格被低估时不愿意为投资项目筹措资本而发行股票,而仅在
股票价格被高估时才发行股票。因而,股票融资会被投资者视为企业经营不良的信号,投资者不愿购买该企业的股票,从而低估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了避免股票定价过低的损失,企业的融资顺序应为:内部融资〉举债融资〉股票融资。
6. 风险价值
【答案】风险价值是指在一定的持有期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要素发生变化时可能对某项资金头寸、资产组合或机构造成的潜在最大损失。
二、简答题
7. 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
【答案】(1)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补偿。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
①平均年限法。也称使用年限法,它是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这种方法所计算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月)份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累计额所绘出的图线是直线,因此,这种方法也称直线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_(残值-清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
为了反映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对水平,还应计算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计算方法有两种。 a. 年折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b.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净残值率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5%确定,净残值率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企业自主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②工作量法。工作量法就是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工作量平均分摊固定资产折旧总额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各类专业设备。固定资产的工作量可以用工作小时、行驶里程、台班等表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的计算公式为:
a. 按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
单位里程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总行驶里程
b. 按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
给工作小时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总工作小时
c. 按台班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台班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总工作台班数由此可以得出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度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③年限总额法。也称年数总额法,它是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各年度数字之和为分母,以该年度固定资产可供继续使用的各年为分子乘以固定资产原值计算求得固定资产各年的折旧额。其折旧额按资产效率的递减而逐年减少,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C ——固定资产原值;
S ——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N ——预计使用年限;
T ——使用年限序数;
④双倍余额递减法。它是以固定资产的年初余额(即净值)乘以规定的折旧率求得固定资产各年的折旧额。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年初余额×规定的折旧率
公式中,规定的折旧率按使用年限法确定的折旧率的两倍求得,也可用下式求得: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⑤余额递减法。它是以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即净值)作为计算折旧的基础,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增加,固定资产折余价值逐年递减,在折旧率不变的条件下,每年提取的折旧额也逐年下降。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
式中:
n ——预计使用年限。
8. 试解释自由现金流量的含义与作用。
【答案】自由现金流量与经营现金流量、现金净流量不同,一般认为它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除了在库存、厂房、设备、长期股权等类似资产上所需投入外,企业能够产生的额外现金流量,表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在扣除了计划中维持企业经营、分发股利、资本扩张后剩余的可动用部分。其定义式为: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股利一购买长期资产支出十出售长期资产得到的现金。
作用: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越大,表明其内部产生现金的能力就越大,其可自由运用的内源资金也越多,企业对外融资的要求也越低,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健康。自由现金流量才是企业用来扩大投资、支付利息、回报投资者的源泉。如果一个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大于零,则表明该企业不需任何外部筹资即可满足经营的扩张。
9. 公司进行股利分配的内部制约因素有哪些?
【答案】股份公司在确定其股利分配政策时,除考虑理论分析的结果外,更要考虑诸多实际因素的影响。影响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主要内部因素有以下几种:
(1)盈余的稳定性
公司是否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盈余,是其股利分配决策的重要基础。一般来说,一个公司的盈利越稳定,其支付率会越高,因为盈利稳定的公司对保持较同的股利支付率更有信心。而且收益稳定的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较小,筹资能力较强,这些都是其股利支付能力的保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