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财经大学专门史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安徽财经大学专门史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安徽财经大学专门史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4 2018年安徽财经大学专门史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24 2018年安徽财经大学专门史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35 2018年安徽财经大学专门史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45
一、名词解释
1. 《申报》
【答案】《申报》是1872年英商美查创办的商业报纸。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1909年,《申报》由美查公司转入国人之手。买办席子佩接手后,由于经营不善,于1912年5月转让给张赓、史量才、应季中、赵竹君等五人,由史量才任总经理。此后二十余年,史量才作为中国最大的报业资本家,孜孜于经营《申报》。1911年创办的《自由谈》是它的著名副刊。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申报是近代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日报。
2. 中原大战
【答案】中原大战是1930年3月至11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军同国民党西北军冯玉祥部、晋军阎锡山部等在山东、安徽、河南、湖北境内进行的战争。1930年3月,阎、冯、桂三派将领联名通电反蒋。4月,蒋介石下讨伐令,空前规模的军阀混战在中原地区全面展开。9月中旬,张学良发出拥蒋通电,率军入关。11月初,中原大战以反蒋各派的失败而告终。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
3. 金圆券
【答案】金圆券是解放战争后期南京国民政府为支撑其崩溃局面在中国大陆发行的一种本位货币。由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至1949年7月3日停止流通,只使用了十个月左右,贬值却超过二万倍。1948年8月19日,为遏制通货膨胀,国民党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宣布停止使用法币,改为金圆券,限期收兑人民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限期登记管理国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整理财政并加强管制经济。金圆券发行的初期,政府以行政手段强迫民间以黄金、外币兑换。由于没有严守发行限额,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令民间经济陷入混乱,城市的中产阶级受损利益最大,使得国民党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持者,这也是加速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4. 1949年新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由毛泽东主持隆重开幕,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经过充分讨论,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会议选举
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会议还有其他四项决定: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平,并改名为北京;②采用公元纪年;③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国旗为五星红旗。在各章中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及政权机关、经济政策、军事制度、外交政策、文教政策的总原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政治组织形式上的一个创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了充分的准备。
5. 《辛丑条约》
【答案】《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荷等11个国家的公使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②在北京设立“使馆区”;③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12个战略要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④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帝国主义列强通过《辛丑条约》大大加强了它们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军事监督和政治控制,使之继续充当它们侵略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 满铁
【答案】满铁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是从1906年~1945年在中国东北存在的一家日本特殊公司。它是日本经营满洲的核心,在极盛期里握有了80多家关联企业的股权。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曾被称为“日本在中国的东印度公司”,即以公司的名义实行殖民侵略。因此满铁也被称为“殖民会社”。
7. 李秀成
【答案】李秀成是太平军著名将领。早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加太平军,因为战功卓著而屡受提拔。天京事变后,与陈玉成、洪仁矸等同主军政,提出不少有见识的主张。1858年9月,与陈玉成部合力,在浦口等地破江北大营。1859年冬,封忠王。1860年与洪仁幵分进合击,再破江南大营,乘胜东进苏杭,建立苏福省(苏州为首府),为太平天国开辟了新的重要基地。I860年9月,与陈玉成联合实施二次西征,会攻武汉。因李秀成进兵迟缓导致计划失败。1862年底天京形势危急,提出让城别走,被洪秀全拒绝。1864年7月19日城破时,护幼天王突围,混乱中被俘。曾亲书供状数万言,述及太平天国历史及其得失,提出“收齐章程”,为敌出策招降太平军。8月7日被曾国藩杀害。
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答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建立的中央政权机构。成为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首都为江西瑞金。中央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是我们党
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各根据地、各部分红军的中枢指挥作用。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江西苏区,于1935年10月转移至陕甘苏区。1937年9月22日宣布取消。
9. 《瀛环志略》
【答案】《瀛环志略》是近代中国人系统介绍世界史地知识的名著,作者徐继畲于1844年完成初稿,初名《舆地考略》,1844年改名为《瀛环考略》,最后定名为《瀛环志略》。该书共10卷,分装6册,总分图共44幅。书中先为总说,后为分叙,图文并茂,互为印证,于各洲之疆域、种族、人口、沿革、建置、物产、生活、风俗、宗教、盛衰,以及列国比较,皆言之颇详,亦间有议论。不仅介绍近代地理知识和科学技术,还介绍了西方的民主制度,该书受到国内外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对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以及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产生了重大影响。
10.训政时期纲领
【答案】训政时期纲领是国民党结束军政实行训政之后的施政准则。1928年10月,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六条,作为约法未制定之前的施政准则。训政纲领规定政权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之;闭会期间由国民党执行委员会执行之;训练国民逐渐推行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政权”;国民政府行使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会拥有训政时期大政方针的决策权;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解释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等。
11.康有为
【答案】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曾与弟子梁启超合作戊戌变法,失败后出逃日本。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定居上海辛家花园,主编《不忍》杂志,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12.“中体西用”
【答案】“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它由张之洞提出,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也一度成为清朝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的思想武器,目的是鼓励人们学习西方,反对顽固守旧。主要内容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的同时,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律例、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 些措施。
二、论述题
13.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案】(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主要体现在:
①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