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501艺术专业基础(6小时含用餐)[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曹禺
【答案】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他的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戏剧在戏剧结构上,以矛盾冲突为核心,语言具有个性鲜明的性格,他笔下的人物个性化语言非常突出。曹禺在把欧洲近代戏剧的写作技巧运用于中国的话剧创作,表现中国社会现实方面; 在塑造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特别地女性形象方面; 在使剧本富于激情和诗意,特别是悲剧艺术的建树方面; 在把生活中的口语加工成文学语言,使对话艺术趋向完美方面,以及在使剧本同时具有可读性和可演性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雷雨》的出现昭示着中国有了第一部可与外国经典戏剧比肩的作品。
2. 草台
【答案】长期流动演出于农村集镇的戏曲班社。得名于“草台戏”,常在乡村或小城市中流动演出。与城市的固定剧场和城乡寺庙的固定戏台相区别,农村节庆演出有临时搭建的戏台,演毕拆除,这种戏台俗称“草台”。草台班接近下层群众,反映社会实际,所演剧目大都具有较强的人民性,也造就过很多优秀演员。
3. 虚拟演播室
【答案】虚拟演播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虚拟演播室的实质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一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虚拟演播室系统具有诸多优越性:
①空间不受物理空间限制,摄像机可以以360°旋转; ②引入大量虚拟特殊环境与道具,创作出更丰富、更吸引人的节目,使导演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时间、空间和道具制作方面的限制,获得了更大的创作的想象空间,以低廉的成本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 ③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缩短了节目制作周期,提高演播室的利用率等。但虚拟演播室的价格昂贵,其普及和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4. 组曲
【答案】组曲是指1750年前后出现的一组用同一调性写作的舞曲乐章,其前身是16世纪琉特琴或键盘乐器中成对或成组的舞曲。德国作曲家弗洛贝格尔确立了阿勒曼德一库朗特一萨拉班德和基格四乐章舞曲组曲的体裁形式,对巴赫和亨德尔的键盘组曲有极大影响。法国作曲家库泊
兰的羽管键琴组曲包含8-15首小曲,多带有描绘性标题,如“恋爱中的夜莺”、“蒙妮卡姐妹”等。
5.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答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最大的特点便是“真实”,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分别提出了“还我普通人”和“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两个响亮的口号。代表作包括罗西里尼的反法西斯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1948年柴伐梯尼编剧、德西·卡执导的《偷自行车的人》等。后者是新现实主义电影最典型的代表作品。影片触及到了意大利下层社会的生活问题—失业,深刻地反映了意大利的社会现实。编导以纪实的手法在看似不动声色之中,传达真挚的情感和理性的社会批判。
6. 曾侯乙编钟
【答案】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时代编钟艺术发展到了历史性的高峰的表现。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整套编钟共64枚。钟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钮钟19枚,分三组排列。中下两层为编钟的主体,也分三组。这三组钟形制各异。这套钟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可奏出完整的五声、七声音阶,其间中部音区可演奏十二个半音。这套钟采用了纯律和三分损益律的复合生律法。许多钟上有铭文刻有与当时通用律名相对应的曾国使用的律名,由此可推断出被称誉为音乐时代的战国,旋律已经相当丰富。
二、简答题
7.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发展的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1)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世纪工艺美术的宗教性质。这是历史性的转变,对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的繁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呈现出庄重典雅、和谐含蓄、充满古典意蕴和世俗情调的风格特征。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法则和工艺文化思想,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美术注入了新鲜血液。
(3)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在欧洲工艺美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篇章。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开始真正渗透到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领域,实用而美观的工艺制品规模空前普及。
(4)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在材料运用、制作、表现题材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品种繁多、材料丰富、造型典雅、装饰瑰丽、制作精良是这时工艺美术的重要特点。
(5)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为欧洲工艺美术史上的黄金时期“巴洛克”“罗可可”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8. 如何理解舞蹈动作的特性?
【答案】舞蹈动作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具有艺术表现所需要的规律性和目的性。它具有以下特性:
(1)可视性
可视性是指动作的空间属性,即动作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完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心理活
动不构成动作。
(2)节奏性
节奏性是指动作的时间属性,即动作是在一定的时间中完成,具有一定的节奏,不是杂乱无章的。
(3)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动作必须在运动中存在,任何静止的人体姿态不是动作,只是造型。
(4)风格性
风格性是指动作的韵律特征,是舞蹈动作的本质特性。如果没有风格性的动作特征,舞蹈动作就难以与生活动作、体育动作相区别。
(5)体系性
体系性是指舞蹈动作具有“族”的含义。
9. 简述现代以来戏曲艺术的政治功能。
【答案】中国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后,戏曲艺术的政治功能受到了特别的重视。
(1)北伐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戏曲艺术已经与革命运动相结合。用琼剧、楚剧等形式表现革命斗争。在井冈山根据地,也尝试利用戏曲形式宣传革命。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一些明智的人士,逐步克服“五四”以来全盘否定戏曲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提倡“新国剧运动”。
(2)抗战时期,戏曲界编演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剧目,激励民心,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了旧剧革命的运动。戏剧团队和戏剧工作者采用京剧、秦腔、眉户等传统戏曲形式,作抗战宣传鼓动。1942年,延安成立平剧研究院,毛泽东提出“推陈出新”的方针。
(3)新中国成立后,戏曲改革纳入了政府工作的日程。1949年10月2日,成立了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1950年7月11日,成立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成为戏曲改革最高顾问机构。1951年5月5日,政务院发出《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中国的戏曲改革推向全国。1952年10月6日起,文化部主办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其后,全国各地掀起挖掘传统、整理传统剧目的高潮。
(4)建国初期的戏曲改革也有值得总结的教训,如极“左”的思想倾向,粗暴的作法等。在“文革”后的新时期,戏曲工作者遵循“二为”方针,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
10.简述舞蹈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
【答案】舞蹈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由舞蹈动作、舞蹈表情、舞蹈节奏、舞蹈构图和舞蹈造型构成,具体表现为:
(1)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是舞蹈作品最基本的艺术手段,是构成舞蹈的基本单位。舞蹈动作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指舞者运动过程中的动态性动作,包括单一动作和过程性动作,如中国舞蹈的俯、仰、冲、拧、扭、“穿掌”、“凤凰三点头”、“风摆柳”以及芭蕾的蹲、屈伸等; 广义的则包括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