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805生物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
【答案】蛋白质工程又称第二代基因工程,1981年由美国基因公司Ulmer 提出,是指通过对
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合理设计,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生产出具有更高活性或独特性质的蛋白质的过程。
2. 多顺反子(polycistton )。
【答案】多顺反子是指含有多个可读框、翻译后可以产生多种多肽链的mRNA 。原核生物的mRNA —般为多顺 反子mRNA 。
3. 凝胶过滤层析。
【答案】疑胶过滤层析又称分子排阻层析,是一种利用带孔凝胶珠作基质,按照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或其他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
4. 氨酰-tRNA 合成酶(aminoacyHRNAsynthetase )。
【答案】氨酰合成酶是指能高度特异地识别氨基酸和tRNA 两种底物的酶,反应消耗
的酶。 A TP 。催化氨基酸与tRNA
5. 环化核苷酸。
形成酯键从
而形成的磷酸内酯的结构。
6.
【答案】
葡萄糖-1-磷酸和
在
7. 蛋白质等电点。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是指糖原生物合成葡萄糖基供体的活性形式,由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催化生成。 【答案】环化核苷酸,又称环核苷酸,
是指单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
【答案】当溶液在某一定
点。
8. 糖的变旋性。 的环境中,使蛋白质所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恰好相等,即净电荷称为蛋白质等电为零,在电场中,蛋白质分子既不向阳极移动,也不向阴极移动,这时溶液的
【答案】糖的变旋性是由开链结构与环状结构在形成平衡体系过程中的比旋光度变化所引起的。在溶液中 葡萄糖可转变为开链式结构,再由开链式结构转变为
第 2 页,共 40 页 葡萄糖;同样葡
萄糖也转变为开链式结构,再转变为葡萄糖。经过一段时间后,三种异构体达到平衡,形成一个互变异构平衡体系,其比旋光度亦不再改变。
二、填空题
9. Pauling
等提出的蛋白质螺旋模型,每圈螺旋包含_____个氨基酸残基,高度为_____。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_____,并沿轴旋转_____度。
【答案】100
10.判断一个纯化酶的方法优劣的主要依据是酶的_____和_____。
【答案】比活力;总活力
11.DNA 分子的沉降系数决定于_____、_____。
【答案】分子大小;分子形状
12.固定化酶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和_____等。
【答案】可重复多次利用;有利于产物分离;酶稳定性提高
13.蛋白质经酸水解所得的产物中,其氨基酸主要是以_____离子形式存在,因此能与离子交换树脂发生离子交换作用而挂在树脂上。与这种树脂结合得最牢的是_____性氨基酸,结合得最松的是_____性氨基酸,当逐步提高洗脱液的
是_____性氨基酸。
【答案】阳;阳;碱;酸;酸;碱
14.AUG 是起始密码子又是_____。
【答案】甲硫氨酸的密码子
15.肽聚糖的基本结构是以_____与_____组成的多糖链为骨干,并与_____肽连接而成的杂多糖。
【答案】N-乙酰-D-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四
16.DNA 的转录链与它的_____的顺序是非互补的,而它的编码链是不被_____的。
【答案】mRNA ; 转录
17.生物膜的结构目前人们广泛接受的模型是_____。组成生物膜的主要脂类是_____。
【答案】“流体镶嵌”模型;磷脂
【解析】生物膜主要是由蛋白质(包括酶)、脂质和糖类组成,此外还含有水、金属离子等,构成生物膜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糖脂等,其中以磷脂为主要成分,分布很广。目前,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模型有脂双层模型、三夹板模型、单位膜模型、流体镶嵌模型等不下数十种,其中“流体镶嵌”模型仍然得到比较广泛的支持,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它突出了膜的流动性,
第 3 页,共 40 页 和盐浓度时,最先下来的是_____性氨基酸,最迟下来的
认为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按二维排列的流体;二是它显示了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蛋白质镶在脂双层表面,有的则部分或全部嵌入其内部,有的则横跨整个膜。
18.用_____酶、_____酶、_____酶裂解蛋白质分子时,它们的专一性不如胰蛋白酶和溴化氰强。
【答案】胰凝乳蛋白;嗜热菌蛋白;胃蛋白
三、单选题
19.下列脂质中哪个含有胆碱基?( )
A. 磷脂酸
B. 神经节苷脂
C. 胆固醇
D. 葡萄糖脑苷脂
E. 神经鞘磷脂
【答案】E
【解析】神经鞘磷脂是由鞘氨醇(神经醇)、脂酸、磷酸和胆碱组成。
20.下列哪种氨基酸没有遗传密码( )。
A. 色氨酸
B. 羟脯氨酸
C. 甲硫氨酸
D. 组氨酸
【答案】A
21.嘧啶环中的C-4和C-5来自于下列哪一物质( )。
A. 谷氨酸
B. 天冬氨酸
C. 谷氨酰胺
D. 天冬酰胺
【答案】B
22在离体线粒体实验中测得一底物的.入呼吸链( )。
A.
B.FMN
C.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D
第 4 页,共 40 页 比值为1. 8, 该底物脱下的氢最可能在下列哪一部位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