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713传播历史与理论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西行漫记》

【答案】《西行漫记》是指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报道陕北解放区的报告文学,原名叫《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该书既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又是一部高水平的文学著作。它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红军万里长征的英勇业绩、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崇高信念、陕北苏区欣欣向荣的景象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使中国人民争取进步的斗争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2. 阿多诺

【答案】阿多诺(T.W.Adorno )是德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文化工业千篇一律的产品容纳了包装后的意识形态,造成文艺作品的标准化、模式化和简单化,也带来文化消费的物化。阿多诺于1938年到普林斯顿大学广播研究室担任音乐部门的负责人,对阿多诺来说,“把实验对象的反应看做是社会科学知识之最终源泉的研究方法是极为肤浅的”,数据只不过是证明社会理论的正确性的附属现象而己。在普林斯顿大学广播研究室期间,阿多诺依然坚持自己的批判态度和辩证的分析方法,因此引起商业广播资本的不满。1939年秋,洛克菲勒财团停止了对该音乐研究项目的资助,阿多诺也因此离开了这个研究室。阿多诺的主要著作有:《启蒙的辩证法》01947,与M. 霍克海默合著)、《权威主义人格》01950). 《否定的辩证法》(1966). 《美学理论》(1970)等。

3. 动机

【答案】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动机为名词,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里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是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4. 发展传播学

【答案】发展传播学是在冷战背景下诞生的,发展传播学研究的是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中心议题是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发展传播学将大众传播视为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有力的工具,认为媒介能有效率地传播关于现代性的信息,并且有助于将民主政治制度、实践及市场经济,传送到经济落后的传统国家去,如第二世界国家。它的基本观点有:

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卜; 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丹尼尔·勒纳、施拉姆、罗杰斯等都强调了传播在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而大众媒介特别是广播被看作是加速行为和结构变革的重要手段。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理论流派,主要有三种模式:主导模式(或称现代化模式)、依赖模式(或称依赖性批判模式)以及交互模式(或称参与性模式)。

5. 网络语言

【答案】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网络语言版本是“浮云水版’夕。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形成特定的语言。网络上出现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人们可以接受。网络语言具有符号化、数字化、字母化、口语化等特点。

二、简答题

6. 简述问卷制作的一般原则。

【答案】(1)为保证问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在制作问卷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在以一般社会成员为对象的调查中,应留意以下九个方面:

①采用通俗易懂的口语体。

②避免使用属于特殊群体的语汇或专业语汇和缩写词。

③避免使用暖昧、多义的词语。

④避免非现实的或虚构想象式的提问。

⑤避免主观诱导式提问。

⑥避免提问调查对象记忆模糊的问题。

⑦在一个问项中避免双重提问(询问性质不同的两个问题)。

③留意提问顺序的影响(前项提问可能会对后项提问的回答产生特定影响)。

⑨将调查对象容易拒绝同答的问题,尽可能放在后面。

(2)问卷中的问项,依回答方式分为闭合式和开放式两种。

①闭合式问项是指问卷中规定几种答案,请答卷者从中作出选择回答的问题。

②开放式问项是指请答卷者自由回答的问题。

在一份问卷中,两者并用的情况也常见。

7.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差别。

【答案】(1)经验学派是西方传播学的主流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美国的经验学派除了在方法论上坚持经验性实证研究立场以外,还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_是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2)批判学派无论在方法论还是在学术立场上都与经验学派有着很大的区别。批判学派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