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李桐轩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戏剧家,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他创作了中国近代秦腔史上第一部由个人创作的秦腔剧本,对秦腔的发展与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开启意义。他与孙仁玉先生共同创办了秦腔著名班社“易俗社”,他们以“移风易俗”为宗旨,招收学员,聘请名师,组织编写剧本,为秦腔的发展与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李桐轩先生淡泊名利,寄情梨园,一生共编写了60多部剧本,惜大多不存。其作品宣扬民主与科学,多涉及时事,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语言特色,他以戏剧教化民众,启迪民智,可谓中国近代秦腔界的一代宗师。本文以李桐轩先生的戏剧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辅之对先生的生平思想和戏曲理论的分析,对这样一位秦腔宗师作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第一章主要介绍李桐轩先生的生平思想。他处在一个除旧布新的时代,既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坚守的儒家经世济国的思想,以民为本,尊崇孝道,淡泊名利,又接受了资本主义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反对封建礼教,晚年对社会的失望又使他皈依佛教,潜心礼佛。
第二章以《甄别旧戏草》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李桐轩先生的戏曲理论做出梳理与分析。他主张戏曲最大的功能在于教化民众,反对“戏曲有害于人心风俗”的观点。认为戏曲应当注重现实性,尊重史实,不以怪力乱神;并且要戒淫秽俗套,以净视听;更应当“激发天良”、“灌输智识”。此外,戏曲还可以采用武打和诙谐等一些无伤大雅的手段来吸引观众。这些理论为易俗社剧作家改编和创作都提供了比较系统规范的准则,是20世纪戏曲理论的一篇佳作。
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对李桐轩先生的戏剧创作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主要分为思想内容研究、人物形象研究和艺术特色研究。在思想内容上,他致力于针砭时弊,对当时社会人间公理的缺失和官场腐败的常态化极为失望,因此对黑暗社会的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揭露。对于汉民族喜好内斗,自相残害的民族劣根性也进行了一定的批判。他受到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影响,在剧中时刻以民为本,对“皇帝即国家”的思想进行了反驳。此外,他的剧中还存在着一些惩恶扬善以及因果报应的矛盾意识,正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李桐轩塑造了一批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迫害民众的贪官污吏,也有公正廉明的清廉官吏,以及淳朴善良的下层民众。而关心民众的知识分子和一批颇有见识的女性则是李桐轩剧中最为闪光的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艺术特色上,李桐轩先生的戏剧创作关目巧妙,结构合理,情节扣人心弦,巧合设计自然合理,人物语言生动形象,凸显个性,在一些关键场合中对人物心理矛盾的描写极为细致,恰到好处的幽默与讽刺也使戏剧更具演出性。
总之,李桐轩先生的戏剧上承中国传统秦腔,下启近代原创剧作的风潮,对近代秦腔剧本的创作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