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实事求是

【答案】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2. 党的执政能力

【答案】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力一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3. 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人民民主专政是指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的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

4. 党的思想路线

【答案】党的思想路线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二、简答题

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答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①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实

践和整个进程中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③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①队伍迅速壮大;

②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③岗位流动加快。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

6.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2)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在当代中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间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2)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一要吃透理论,不仅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更要注重把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要搞清实际,不仅要有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更要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把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统一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3)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这一特征赋予了它

根据新的实践小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是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判断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实事求是,是不是达到了真理性的认识,就要以实践作为标准。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突破和创新?

【答案】(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

(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再到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中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8. 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答案】(1)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的理解包括:

①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

②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