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之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巴西利卡

【答案】巴西利卡是古罗马一种用做法庭、交易所、会场的大厅性综合建筑。其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大厅常被2排或者4排柱子纵分为3或5部分,当中部分宽且高,称中厅,两侧窄而低,称侧廊,侧廊上常有夹层。它对后来的基督教堂有较大影响。

2. 人首翼牛像

【答案】人首翼牛像是亚述王宫门洞口两侧和塔楼转角上的石板雕刻,它有正、侧两个面,正面圆雕,侧面浮雕,正面2条腿,侧面4条腿,转角一条两面共用,一共5条腿。人首翼牛是亚述常用装饰题材,象征睿智和健壮。

3. 巴洛克建筑

【答案】巴洛克建筑是指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以炫耀财富、装饰复杂、外形自由、追求动态等为其主要特征,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在建筑设计手法上开创了新领域。

4. 圣芭芭拉教堂

【答案】圣芭芭拉教堂是位于科特博格的晚期哥特式教堂。由于教堂结构的发展成熟,教堂的墙面被大面积的玻璃窗所代替,而且外部林立的扶壁也变得越来越精美,尤其在后殿的外部,主体建筑仿佛建在一个石尖塔的丛林之中。位于底部尖拱窗上的老虎窗将尖塔连接起来,这种新形式的窗户显露出文艺复兴风格的气息。

二、简述题

5. 简述哥特式建筑。

【答案】哥特式建筑诞生于12世纪中后期,其主要建筑形制和特点如下:

(1)哥特式建筑是从罗马式建筑中逐渐发展出来的新风格,以尖拱券、肋拱、飞扶壁、圆窗等一些构成要素为最主要特点。哥特式建筑综合地使用了这些表现元素,而使之成为一种里程碑式的建筑风格的根本原因是该建筑中所蕴含的新式结构,和该结构所代表的技术的进步。

(2)哥特教堂肋架券、墩、柱、飞券侧剖面示意图这种由对角交叉的拱肋与一条横向尖拱肋相间设置的拱顶结构称为尖形拱肋交叉拱顶。为了支撑这种拱顶结构,除了在墙边设侧向的拱肋

以外,墙壁外还要设置扶壁和巨大的墩柱,这样在建筑底部,支撑扶墩柱与墙面之间就形成了侧厅的空间形式。

(3)哥特教堂肋架券、墩、柱、飞券俯瞰透视图由于交叉的十字拱借助于扶壁,将斜向的推力传至建筑外部的扶躲上,使得建筑的主要墙面得以大面积地开窗。当扶壁也变为拱形之后,扶臂拱上也出现了尖拱装饰,而扶拱垛上则树立起高高的小尖塔,有的扶拱垛上还开设壁龛,并设置人物雕像装饰。

6. 卢佛尔宫东立面的特征。

【答案】卢佛尔宫的东立面是以中央一段为主的立面构图,左右分5段,上下分3段,在卢佛尔宫洞里面得到了第一个明确、最和谐的成果。其特征如下:

(1)卢佛尔宫东立面全长约172m , 高28m ,上下按照一个完整的柱式分作三部分:底层是基座,中段是两层高的巨柱式柱子,再上面是檐部和女儿墙。

(2)左右分5段,上下分3段,都以中央一段为主的立面构图。这种构图反映着以君主为中心的等级制的社会秩序。它同时也是对立统一法则在构图中的成功运用。

(3)有起有迄,有主有从,各部分间有了对立,构图才能完整。横向展开的立面,左右分5段,上下分3段,就有了起迄,区分了占主导地位的和从属的部分。构图完整了、统一了。

(4)卢佛尔宫东立面的构图运用了一些简洁的几何结构。

(5)它的总体是单纯简洁的,法国传统的高坡屋顶被意大利式的平屋顶代替了,加强了几何性,从此成了惯例。

(6)卢佛尔宫东立面在高高的基座上开小小的门洞供人出入,徒有开敞的柱廊而仍然凛然不可亲,充分体现了宫廷建筑的性格。

7. 巴洛克建筑特征?

【答案】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筑和装饰风格。巴洛克时期是西方城市规划的开始,其建筑特征为:

(1)追求动态效果,包括平面的、空间的和外形的动感。

①平面:曲线的动态。

②空间:凹凸分明,有强烈的动感。

③外形:断开的山花、柱子排列疏密相间,有起伏变化,富有运动感。

(2)充分利用光的效果,利用光作为建筑的表现手段,产生虚幻效果。

(3)注重艺术与建筑结合。

(4)非理性,不顾结构逻辑。

(5)细部装饰丰富。

(6)柱式的变化应用。

(7)建筑内部的家具与建筑相配,和谐统一。

(8)运用透视原理。

(9)趋向于自然,自然植物装饰,促进园林发展。

8. 古西亚建筑的成就?

【答案】古西亚建筑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了以土为基本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手法,包括夯土墙一一土坯砖和烧砖、面砖、彩色玻璃。住宅和宫殿一般用土述砌墙,墙体厚重。房顶的做法是在土坯墙头排树干,铺芦苇,再拍一层土。

(2)早在公元前四千纪之末,出现了券拱技术,但因为缺乏燃料,砖的产量不大,所以券拱结构没有发展,只用于仓库、坟墓和水沟,住宅、宫殿和庙宇只在门洞上发券。

(3)公元前三千纪起,宫殿和庙宇的大门的形制逐渐形成:一对上面有雉堞的方形碉楼夹着拱门。拱门门道两侧有埋伏兵士的龛。这种门制为西亚大型建筑物普遍采用,并且传到古埃及。

(4)色彩斑斓的饰面技术。两河流域下游古代建筑对以后影响最大的是它的饰面技术和相应的艺术传统。琉璃砖、土坯墙的保护和建筑物的彩色饰面因为有了琉璃砖而大大提高了一步。

9. 试论述雅典卫城的布局、经验手法和单体成就。

【答案】(1)雅典卫城的布局

雅典作为最民主的城邦国家,卫城发展了民间自然神圣的、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高低错落有致。为了同时照顾山上山下的观赏,主要建筑物贴近西、北、南三个边沿。供奉雅典娜的大庙帕提农从前在山顶中央,重建时移到南边,人工垫高了它的地坪。

(2)雅典卫城的经验手法

综合了原来分别流行于大希腊和小亚细亚的多立克艺术和爱奥尼艺术。

(3)雅典卫城的单体成就

①雅典卫城继承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勇于创新,欢唱人民在保卫独立、争取民主和征服自然的斗争中的英风豪气。

②它集中体现了希腊艺术的精神: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