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聊城大学药学院820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解释名词
1. 摆动假说(wobble hypothesis)。
【答案】mRNA 上的密码子与tRNA 上的反密码子相互辨认,大多数情况是遵从碱基配对规律的。遗传密码的摆 动性是指出现不严格的配对的现象,tRNA 分子上有相当多的稀有碱基,例如次黄嘌呤(inosine , I)常出现于三 联体反密码子的
A 、C 、U 都可以配对。
2.
【答案】(泛紊)又称泛肽,是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故名泛素。泛素在真核细胞中的含量尤为丰富,负责标记待分解的蛋白质,介导其选择性降解。泛素在蛋白定位、细胞周期、凋亡、代谢调节、免疫应答、信号传递、转录调控、应激反应以及
3. 端粒酶
【答案】端粒酶
为模板催化端粒
4. 环化核苷酸。
【答案】环化核苷酸,又称环核苷酸,
是指单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
形成酯键从
而形成的磷酸内酯的结构。
5. 单纯酶、结合酶。
【答案】单纯酶是指一些只由蛋白质组成,不包含辅因子的酶;
结合酶是指结合有辅因子的酶。
6. 辅酶Q 。
【答案】辅酶Q 在呼吸链中起传递氢作用,是一类递氢体,也是呼吸链中唯一的非蛋白组分。由于生物界广泛存在,又属于醌类化合物,故称泛醌(ubiquinone ,UQ ),不同来源的泛醌只是侧链(R )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不同。
第 2 页,共 25 页 端第一位,它和mRNA 密码子第3位的修复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是一种自身携带模板的逆转录酶,由和蛋白质组成,组. 的重复序列互补,而其蛋白质组分具有逆转录酶活性,
以分中含有一段短的模板序列与端粒的合成,将其加到端粒的端,以维持端粒长度及功能。
7. 泛肽途径。
【答案】泛肽途径又称碱性系统,是指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细胞内的蛋白降解系统,主要降解短寿命蛋白质和反常蛋白。
8. 水解修饰(hydrolytic modification)。
【答案】水解修饰是翻译后修饰的一种方式,通过水解,一条肽链可水解为多种组分,例如P0WC (鸦片促黑 皮质素原)可被水解为多种生物活性肽。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变偶假说?
【答案】变偶假说又称摆动假说。Crick 认为tRNA 上的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和mRNA 上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的配对要求不很严格(即摆动性,wobble )。在tRNA 的反密码子中,除A 、G 、C 、U 4种碱基外,还经常出现次黄嘌呤(I )。I 的特点是它与U 、A 、C 三者之间都可形成配对。此外,tRNA 反密码子上的G 、U 可分别与密 码子上的U 、C 和G 、A 配对。
10.高等植物基因工程中,进行植物遗传转化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基因转移技术,包括基因枪法、原生质体法、脂质体法、 花粉管通道法、电激转化法、PEG 介导转化方法等,其中基因枪转化法是代表。另一类是生物介导的转化方法,
主要有农杆菌介导和病毒介导两种转化方法,其中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转化率高,广泛应 用于双子叶植物的遗传转化。
11.由P.Mitchell 提出的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证据支持化学渗透学说?
【答案】(1)P.Mitchell 提出的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电子沿着呼吸链传递的时候,释放出自由能转变为跨膜(跨线粒体内膜或细菌质膜)的质子梯度。当质子通过
回到线粒体基质或细菌细胞质的时候,A TP 被合成了。
(2)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证据包括:①氧化磷酸化需要完整的线粒体内膜;②随着细胞呼吸的进行,线粒体外室的pH 降低;③人为建立的pH 、梯度可驱动ATP 的合成;④破坏线粒体内膜的电化学梯度的解偶联剂(uncoupler )或离子载体(ionphore )能够抑制氧化磷酸化。相反能够提高线粒体外室pH 的化合物能刺激ATP 的合成;⑤分离纯化到
重组到脂质体上,可催化ATP 的合成。
12.下面是某基因中的一个片段:
第 3 页,共 25 页 合酶合酶。将该酶在体外与一种来源于嗜盐菌紫膜的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 , 在光照下,能够形成跨膜的质子梯度)
(1)指出转录的方向和哪条链是转录模板
(2)写出转录产物的序列
(3)RNA 产物的序列与有意义链的序列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1)转录从右向左进行,即沿模板(负链)
(负链)是转录模板。
(2)转录产物为
(3)RNA 产物的碱基序列与有意义链(正链)相同,唯一的区别是U 替了正链的T , 因此通常以正链(有 意义链)来表示基因。
13.简述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RNA 聚合酶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答案】真核生物RNA 聚合酶(ppl )有3种:
(1)
(2)
(3)rRNA 转录酶,合成 rRNA 前体(18S 、2. 8S、28S ); mRNA (hnRNA )转录酶,合成mRNA 前体,专一识别蛋白质基因的启动子; 小分子RNA 转录酶,识别的启动子通常位于结构基因的内部,合成小分子RNA ,的方向进行。上面写的那条链如tRNA 、 5SrRNA 、snRNA (smallflu-clearRNA )等。原核生物RNA 聚合酶通常只有一种,识别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催化合成所有类别的RNA 。
14.细胞的跨膜转运有哪些主要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细胞的跨膜转运主要有3种类型。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被动转运,逆浓度梯度进行的主动转运,以及通过分泌小泡、分泌颗粒进行的胞吐或分泌和受体介导的胞饮。
(1)被动运送是物质顺着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无需消耗自由能,包括简单扩散和促进扩散。与膜两侧的电化学势梯度有关,促进扩散则需要某些膜蛋白的参与,转运初速度比简单扩散高得多。
(2)主动运输是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运输的跨膜运送方式,是一个耗能的过程。它需要膜上有特殊的载体蛋白存在,同时还需要和一个自发的放能反应相耦联。
(3)质膜对大分子化合物是不通透的,大分子化合物进出真核细胞是通过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进行的。内吞作用指细胞从外界摄入的大分子或颗粒逐渐被质膜的一小部分内陷而包围,随后从质膜上脱落下来,形成含有摄入物质的细胞内囊泡的过程。与内吞作用相反,有些物质在细胞内被一层膜包围,形成小泡,逐渐移至细胞表面,最后与质膜融合并向外排出,这一过程称为外排作用。
内吞和外排的过程都是将被运转的物质由质膜包围,然后从质膜上脱落。
三、论述题
15.简述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两种方式。
【答案】转录是在DNA 模板某一位置上停止的,人们比较了若干原核生物RNA 转录终止位点附近的DNA 序列, 发现DNA 模板上的转录终止信号有两种情况。
第 4 页,共 2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