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大学文学院617语言文学基础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出自_______的五古《颖亭留别》。

【答案】元好问

【解析】元好问擅长各种诗体,尤以七律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的七律,功力深厚,意境沉郁。他的五言诗,浑融含蓄,如五古《颖亭留别》中“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二句,物我相融,意象平淡而韵味隽永,体现出元诗的另一种风格。

2. 记载中国原始神话最多的先秦典籍是_______。

【答案】《山海经》

【解析】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

3. 《史记》中首篇总论性文章是_______。

【答案】《太史公自序》

【解析】《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不仅一部《史记》总括于此,而且司马迁一生本末也备见于此。

4. 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

【答案】不拘一格降人才

【解析】题干诗句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5. 传奇《宝剑记》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李开先

【解析】传奇《宝剑记》的作者李开先是明代著名诗人、学者,曾在朝廷中任职,官至太常寺少卿。该剧本取材于中国白话小说名著《水浒传》,但有所改动。

6.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_______》。

【答案】左氏春秋

【解析】《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氏明所作。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著作,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

7.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出自_______一文。

【答案】《阿房宫赋》

【解析】《阿房宫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篇散文,遣词用字无比华美,思想深刻见骨,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古文之一。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为骄奢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8. 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都保存在《_______》中。

【答案】淮南子

【解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淮南子》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存内二十一篇。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此书得以流传。

二、简答题

9. 请分析说明王实甫《西厢记》与郑光祖《倩女离魂》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答案】(1)主题思想

同:《西厢记》和《倩女离魂》都是爱情剧,都表现了女主人公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气。

异:《西厢记》明确地提出“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旨,有情人包括那些未经家长认可自行恋爱、私定婚姻的青年,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大胆挑战。而《倩女离魂》把闺阁佳人渴望恋爱自由的心理,以及忍受礼教禁锢的现实压迫感,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但是也带有较浓的道德说教气息。

(2)故事情节同:《西厢记》和《倩女离魂》中,女主人公都为追求自己的爱情奋勇行动,在爱情中敢于迈出自己的步伐,而不是被动接受; 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老一辈都阻止男女主人公的自由结合,都以功名相要挟,推迟故事的高潮。故事最后都以高中科举、幸福成婚结局。

异:《西厢记》中莺莺和张生的爱情中有红娘这个中间人物牵线搭桥、化解矛盾,而后者纯是王文举和张倩女之间的情感纠葛,因此倩女对爱情的追求表现地比莺莺更积极、勇敢。《西厢记》涉及人物更多,情节、矛盾更复杂,展示了青年一代与封建家长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戏剧冲突比《倩女离魂》更丰富。

(3)写作手法

同:两者都注重文采与本色相生、藻艳与白描兼备,注重戏剧效果,刻画人物都细致入微,主要人物形象性格鲜明突出。

异:《西厢记》具有文体创新的意义,全篇有五本二十折,突破了一本四折的体制,有些折段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吸取和借鉴了院本、南戏的演出形式。《西厢记》有一主一辅两条线索互相制约、起伏交错,冲突尖锐激烈又处处显露乐观的前景,显示出轻松明朗的格凋。《倩女离魂》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了对比的描写。郑光祖把倩女的躯壳和灵魂,分别作了比较细致的描写,一方面,张倩女的灵魂离躯体而去追赶心爱的人,尽管经受了月夜追船的心惊胆颤的场面,经受了王文举对她的责难,她始终不改初衷,坚持著“我本真情”,“做著不拍”,终于遂了心愿; 另一方面,张倩女的躯体却卧病在床,恨绵绵,思切切,经受折磨。这样对比的描写,也就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力量。

10.简论宋四六的艺术特征。

【答案】四六文,也称骈文。骄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整齐的句式,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声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故也被称为四六文。至宋代,四六文又逐渐有了新的发展。

(1)北宋四六的艺术特征

①宋初的四六皆沿袭唐人旧制

宋初西昆诸子严格遵守李商隐等人的“三十六体”,“声律极其精切”; 注入散文的气势,少用故事,多用成语; 在排偶中喜用长句; 工于剪裁等。

②欧阳修对四六体进行了革新

欧阳修虽也遵守旧制用四六体来写公犊文书,但他常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且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从而给这种骄四俪六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上随州钱相公启》《蔡州乞致仕第二表》等都是宋代四六中的佳作。

③苏轼的四六文体现了行云流水的风格

苏轼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制诰典赡高华,浑厚雄大,为台阁文字中所罕见。他遭受贬谪后写的表启更是真切感人,是四六体中难得的性情之作,如《谢量移汝州表》。

(2)南宋四六的艺术特征

①南宋初期的四六作家在欧、苏的影响下进行写作,因此在运散入骄、多用长句等方面都继承了欧、苏的传统,使四六成为灵活多姿、便于议论的应用文体。

②南宋中期以后的四六作家在艺术技巧上追求细密工巧,风格趋于流丽妥帖。如李刘的《贺巫相明堂庆寿并册皇后礼成平淮寇奏捷启》,典故成语运用得十分贴切,对仗工巧而又稳妥,风格也比较典重浑成。

③过分追求工巧妥帖也造成了纤弱靡丽的缺点,自北宋至南宋初期四六的浑厚之气、奔放之风渐趋泯灭,使南宋后期的四六在总体上呈轻靡卑弱之势。如李刘《上任中书》的“玉堂草罢,又吟红药之翻; 金匮紬馀,还对紫薇之伴”; “幽桂遗榛菅,底敢累犯严之口; 江梅托桃李,但欲熏自洁之香”等句,刻意求工,雕琢过甚,气格不高。

④南宋后期也有一些作家如真德秀、刘克庄等,井没有随波逐流。他们或以理学家著称,或以诗人驰名,都不是专写四六的作家,但他们的四六作品却自具面目,与李刘等人异趣。真德秀的四六遣词造句虽然比较拘谨,但未染当时的浮靡之风,高华典重,卓然名家。刘克庄早年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