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西安市10所中学为研究对象,对西安市的中学生的体质状况和影响因素以及体育课程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并结合两者之间关系,以学生体质和体育课程为结合点出发,提出了改善体育课程安排,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建议和措施。主要结论有: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中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多种因素存在关联,但是,体育课是影响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这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关系,体育课质量的优劣将会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上升或者下降。 2. 身体形态方面,西安市中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呈现出微弱的上升趋势;身体机能方面,总体上分析,西安市中学生肺活量曲线出现上升的拐点,2013年与2010年同一年龄阶段的中学生比较,肺活量增长的幅度较为明显;身体素质方面,学生的速度素质、肌肉力量、爆发力、耐力水平均呈现出微弱的上涨趋势;西安市中学生的肥胖率仍趋于上升阶段,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3. 西安市中学生的体质健康不仅受遗传因素、政府政策制度、家庭体育氛围、社区体育氛围、自身兴趣爱好等因素影响,最主要是体育课程因素的影响。 4. 西安市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实施总体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课程内容的选择还需要进一步商榷,有些学校选择的体育课程虽然适合本校的教学条件,但却没有充分考虑当代中学生的兴趣爱好;虽然传统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方式基本不存在,但当代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身体锻炼仍起不到最佳效果,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需要举全校师生之力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也需要更加的切合实际。 5. 影响西安市中学体育课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级政府的体育政策和法规、体育教育体制,社会及家长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设施,领导、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与态度等等,众多因素对体育课程产生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和体质健康状况。 建议: 1. 提高对体育课认识,更重视学生体质健康。 2. 合理利用现有设施,提高体育课质量。 3. 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兴趣和参与度。 4. 利用政策法规的导向性,促进学校体育全面开展。 5.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对策: 1. 继续提高中考体育的分值,并把体育考试列为高考的必考科目,使体育能够作为主科而在学校中得到重视,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多身体锻炼的机会。 2. 打破班级的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由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体育加试项目的训练不得占用学生选修体育课的时间,需选择合理时段另行安排。 3. 学校可将体育舞蹈、健身操、武术、踢毽子、跳绳等项目作为体育课主要内容,这些项目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体育器材基本不需要或者简单的器材就可以。 4. 学校需要认真开展对上级体育政策制度的学习,针对一线体育教师定期开设政策法规培训课程,并进行相应的考核、测评;定期在校园内宣传并张贴体育政策法规的海报;定期考核、评价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建立有效监督机制。从而有效地提升体育教师素质和体育课质量,进而对学生体质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5. 学校宣传栏要加大对素质教育理论的宣传,每个班级的黑板报要选择醒目的地方,用于展示和宣传素质教育理念,其它学科教师要积极配合体育老师,进行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工作,使学生从思想上接受素质教育,真正理解素质教育。 6.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以“与孩子一起锻炼”为主题的家长会,共同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开设座谈会,老师、学生、家长互谈体育课堂的感受,这不仅可以让家长了解体育课的性质,同时也展示了学校对于体育课和学生健康的重视程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