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中学新生社会适应与压力知觉的纵向研究

关键词:中学新生;社会适应;压力知觉;纵向研究

  摘要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状况是健康成长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然而,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转折期的中学新生面临更多的成长压力和挑战,更容易产生社会适应不良。有关压力的认知-现象学-交互作用模型(CPT)指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状况与其对压力的感知存在密切的联系,感知到的压力会影响中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然而,现有研究多采用横断设计,无法确定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方向,也无法揭示入学压力对青少年社会适应影响的长期效应。因此,本研究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对处于学校转折期的中学新生入学后的压力知觉与社会适应状况进行追踪考察,同时探讨压力对社会适应的纵向预测关系,期望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转折期适应的重要性提出针对性建议。
方法:随机选取700名中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和《中学生入学压力知觉问卷》进行间隔6个月的2次测验,对无效测试问卷和重测时无法配对的测试问卷进行筛选和删除,对获得数据采用SPSS13.0与AMOS7.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1) 入学后的6个月间,中学新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显著提高,感知到的压力水平显著降低;(2) 中学新生压力知觉的年级与性别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高一新生感知到的压力显著高于初一新生,女生比男生感知到更大的压力;(3) 前后测的压力知觉间、社会适应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两次测试中,中学新生的压力知觉与社会适应间均呈显著负相关;(4) 交叉滞后相关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的结果均证实,前测压力知觉能够显著预测后测社会适应。
结论:压力知觉是社会适应的前因变量,能跨时间显著预测中学新生的社会适应,可以通过改变中学新生的压力知觉水平来改善中学新生的不良社会适应状况,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