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815新闻实务之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体育新闻

【答案】体育新闻是指广播电视新闻当中有关体育运动的各种新闻报道。体育新闻可以是综合新闻的内容之一,穿插在其他题材的新闻报道之中,或者穿插在许多电视台晚间的综合新闻节目里面。在一些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当中,尤其目前专业体育频率频道中,体育新闻独立成为专门的一档节目。竞技体育的赛事报道在广播电视体育新闻中一向占据重要位置。

2. 电视)’播有限公司

【答案】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TVB ,英文名TelevisionBroadcastsLtd. ,官网:http :刀www.tvb.cam 。是香港最大的商业电视机构,1967年11月19日启播,是香港首家商营的以无线的微波传输信号的开路电视台,因此通常被称为“无线台”。TVB 旗下设有两个频道,分别为翡翠台(中文,主要为粤语播出)和明珠台(英语)。其中无线台中文频道翡翠台,开播至今长期处于收视领导地位,己成为香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公营广播电视机构

【答案】公共机构经营型(简称公营型)广播电视机构,通常是由国家委托或特许公共机构负责运营、管理,其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收取广播电视执照费(或视听费),或者通过政府捐助或民问善款等其他财务安排来维持。

4.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

【答案】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主要指的是对国家政治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党政领导的重大活动、国家的大政方针、重大的经济决策、外交事务、本地区的党政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等等,重要程度高、影响力大,一般以硬新闻为主。

5. 商业广播电视机构

【答案】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是由财团或个人所有与经营,以赢利为其重要目的,其主要收入来源是商业广告、节日销售及其他经营性收入,政府则只是通过一定的法律和法规来进行管理。商业型的广播电视机构有其他一些称呼,如私有制、独立型、民间型等,都是以商业利润为主要经费来源的一种形式。

6. 电视接触率

【答案】电视接触率是指一天中收看过电视的人与全体人口数的比率。只要在当天收看过电视的人均计一人次,无论收看时间长短都不重复计算; 但通常在统计上会设定一定的下限,即至少要累计收看某段时间长度以上的人才被统计成为接触电视的人数。

二、简答题

7. 简述广播电视的类型化构成策略。

【答案】对于商业广播电视来说,最基本的节目构成策略有以下这样几种:

(1)连续、稳定的“受众流”

①这种编排方法是指广播电视机构安排一系列的节目,并且使节目与节目之间形成有机的关联与过渡,以始终吸引受众,从而在一个频道(频率)内构成延绵不断的“受众流”。其主要目的是:不能让受众有机会转换频道或波段,防止受众“溢流”,从而达到封锁其他频道(频率)的目的。

②节日编排要求:需要将同类型节目编排在一起,以吸引特定受众的持续收听收看; 但如果编排缺乏连贯性,就容易造成受众在上一节目结束之后,不再继续停留在本频率、本频道,而出现受众“溢流”。

(2)板块式集中编排法

①板块式策略,又称“捆绑策略”、“堆积策略”或“区段策略”,即将性质相近或诉求对象相同的节目集中编排在相邻的时段,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节口板块(blocking ),播出时间通常持续两小时以上。

②依其编排标准的不同,板块式节目一般又可以分为一种不同的节目模式:内容集约模式、对象集约模式和混合模式。

(3)“吊床式”编排法

“吊床式”节目构成(hammocking ),顾名思义,就好像吊床的两端被系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那样,在节日编排时,会将一个相对收视(收听)率较低或视听率不易预测的节目,特意安排在两个较受欢迎的强势节目之间。

(4)节目导入法

①“节目导入法”,即强化一个时段的首、尾节目对中间节目的影响力(Lead-in 和Lead-out ); 其中在整个晚间黄金时间的第一个节目更被称为“开场节目”(Lead-off ),开场节目奠定了整个晚间节目的基调,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人员甚至认为赢得了黄金时间的开场节目,也就赢得了整个晚间的视听率; 甚至认为可能进一步影响整个星期的视听率表现。

②节目导入策略利用了受众收视(收听)行为特点中的“沿袭效应”,将需要引入或相对播出效果不甚理想的节目,安排在强势节目之前或之后,使之有机会送达这部分受众。

(5)“帐篷式”节目策略

“帐篷式”(七ent-poling )编排方法,也称“支撑策略”,是指用一个强档、热门节目来拉

抬其前后节目的收视(收听)率,就像搭帐篷那样形成中间高、两端低的形态。“帐篷式”节目编排方式,也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常用的策略之一。

(6)无缝过渡策略

①无缝编排策略的目的就是在于防止两档节目之间留下明显“破口”,以便将前面节目的受众能顺利导入下一节目,实现节目与节目间的无缝过渡。

②节目过渡方式:节日开头的无缝过渡; 节目结尾的无缝过渡; 节目间隙的无缝过渡。

8. 请对《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进行简要介绍。

【答案】(1)《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背景

①1997年,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已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己基本形成中央和地方、城市和农村、无线和有线、卫星和微波、光纤和电缆等多层次、多技术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履需一部较为完备、全局性的法规来规范、协调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应运而生。

②《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是在1986年起草的《广播电视法(草案)))的基础上重新修改/拟定能够的,是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的,是国务院第一次全面地规范管理广播电视事业的行政法规,是现行最高法律效力的广播电视管理法规。

(2)《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特点

①权威性。《条例》是目前广播电视体制中最高层级的行政法规,鉴于《广播电视法》一时尚难出台,由国务院颁行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在广播电视事业管理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具有权威性的特点。

②全面性。《条例》是目前广播电视管理工作中覆盖面最宽的法规,其内容涵盖了广播电视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广播电视活动的各个阶段,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③针对性。针对我国广播电视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重点强调广播电视的治散治滥工作,对广播电视突出存在的多头批台、擅自设台、建网、乱播滥放等干扰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④超前性和预见性。条例》突出了广播电视的高科技特色,明确了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广播电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的特点。

⑤可操作性。《条例》明确地规定了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职责,体现分级负责的行政管理原则,《条例》的规定具体、详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从以下方面对广播电视事业管理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①《条例》确立了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事业建设和行业管理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

②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包括有线电视台、教育电视台),应当按照《条例》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