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11
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18
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26
2017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35
一、简答题
1. 当代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出哪些特征?
【答案】当代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出以下特征:
(1)农业经济学的分化或细化不断加快,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综合化不断得到增强。
(2)农业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多层面、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加强定性和定量、实证和规范、宏观和微观分析的结合,不断深入地开展各种比较研究工作。二战以后,农业经济学实证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农业经济学还不断突破原来意义上的农业经济范畴,更加系统全面地研究农业经济问题。 _战以后,国际国内市场、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农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都结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各种与农业经济有关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都被纳入了农业经济的研究范围。
2.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特点及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来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的落后农业技术。
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2)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
①渐进性
这要求人们在推进技术进步中,不仅要重视重大技术的进步,更要重视渐进性的技术进步。②系统性
某一项科技的进步,可以向其他领域推广转移和渗透扩散,促进其他产业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新的农业技术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出现更加协调和全新的局面。
③外生性
农业技术进步的压力和动力主要是外生的。
④复杂性
农业技术的复杂性表现为:
a. 由十经济、社会、科技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难以控制、调节,不可能持续地保持农业技术进步的最佳环境。
b. 农业技术进步内容的复杂性。
只有各种科技进步内容的有效化组合,才能形成较大的社会生产力。
c. 农业技术结构的复杂性。
只有发挥农业技术的综合效应,才能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d. 各类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⑤. 周期性
农业技术进步的周期性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技术体系从生成到应用,再到新技术出现而使其淘汰的时间过程;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
(3)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
①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技术进步,可不断为农业提供大量先进的农业用具和设施,从而改善和提高现有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投入产出比率。
②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a. 可为农业不断开发和提供高质量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等,提高生产效率;
b. 可为农业培育和提供动植物新品种,提高投入产出比;
c. 可为农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耕作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灌溉技术、施肥技术、生物技术、农产品储运加工技术等,改善和提高各种农艺技术水平。
③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a. 可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农业资源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用;
b. 可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统一和协调,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地域优势,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④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a. 国家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可以正确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减少或避免农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
b. 采取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高效健康地进行。
⑤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a. 使农民的劳动条件不断改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调动农民推进技术进步的积极性,使农民努力学习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
b. 先进的农业科学文化技术一旦被农民掌握运用,必将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
活习惯。
3. 试分析农产品交易的市场环境条件、主客体特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影响。
【答案】(1)农产品交易的市场环境条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①农产品交易的市场设施条件
硬件设施越完备,交易越顺畅,农业龙头企业越容易在市场上购买到所需要的农产品。 ②农产品交易的法律法规条件
法律法规越完善,交易越顺畅,交易成本越低。要达到这些法律的要求,仅靠市场交易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经营组织形式的创新。
③农产品交易的其他环境条件
a.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
加入WTO 后,企业及其战略在农业国际竞争当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农户必须通过某种形式的企业连接,提高组织化程度。
b. 国家对农业实行的保护政策,特别是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实行的扶持政策
如果一个国家实施一系列的“绿箱”农业政策,就有利于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
c. 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农产品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水平提高以后,可能使农产品的差异性增大,使企业运用新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更深更精的加工成为可能。
(2)农产品交易的主客体特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①农产品特性农产品的生产属性、自然属性、质量属性和消费特性等对交易特性有非常大的影响。农产品特性通过影响农产品的交易特性进而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a. 农产品的生产属性
农产品的生产属性主要指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生产投入品要求的高低以及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短。
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生产投入品要求较高的农产品,在交易过程中的资产专用性提高,需要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农产品生产周期越长,不确定性越大,可采用合同制或一体化经营等组织形式。
b. 农产品的自然属性主要指农产品体积的大小、易腐性和易损性。
如果农产品的体积很大,则运输成本增加,销售半径缩小,销售的不确定性扩大; 如果农产品容易腐烂变质,那么就需要及时销售和处理,就需要在加工、包装、储藏和运输过程中投入专门的设施和技术,这样就会出现较高的交易频率、质量的不确定性和资产的专用性。
c. 农产品的质量属性是指其质量的可考核程度。
农产品质量具有经验品和信仟品的特性,市场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失灵。
d. 农产品的消费属性主要指农产品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
用途比较单一的农产品,如果没有稳定的交易关系,农户就会面临很大的交易风险。
②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特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