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暨南大学国际贸易(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紧急保障措施
【答案】紧急保障是相机保护措施中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当国内产业受进口产品严重损害 时,政府可以实行临时的进口限制以保护国内生产者。这一条保护措施是关贸总协定和WTO
,在关税和非关税的保护政策日益受到限制的情况认可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94》第19条)
下,许多发达国家利用这一措施对本国企业实行“紧急保护”。
2. 经济特区
【答案】经济特区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促进出口,在其领土上所设置的实行特殊政策的部分经济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政府通过降低地价、减免关税、放宽海关管制和外汇管制、提供各种服务等优惠方法,吸引外国商人发展转口贸易,或鼓励和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加工制造业,以达到开拓出口货物、增加外汇收入、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世界各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主要分为以下四种: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自由边境区。
3. 复关谈判
【答案】复关谈判是指中国为重新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而进行的一场长久的谈判。
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6年7月,主要是酝酿和准备复关事宜;②从1987年2月到1992年10月,主要是审议中国经贸体制;③从992年10月到2001年9月,复关/入世议定书内容的实质性谈判,即双边市场准入谈判;④从2001年9月到2001年11月,中国入世法律文件的起草、审议和批准。
4. 进口关税
【答案】进口关税是一国政府通过海关向进口商品或服务征收的赋税。进口关税主要可分为最惠国税和普通税两种。普通税适用于与该国没有签订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所进口的商品,其税率较高;最惠国税则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所进口的商品,其税率比普通税低。
5. 要素密集型逆转
【答案】要素密集度逆转是里昂惕夫之谜的一种代表性解释。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这样一种情况: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一旦要素密集度逆转发生,则要素均等化定理不再成立,因此,H-0理论不再成立。
6. 最优关税率
【答案】最优关税率是指能使得本国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的适当税率。选择的原则,税率上的任何微小变动所引起的额外损失不能超过与由此带来的额外收益,在最优点上两者正好相等。
7. “战略性”贸易保护
【答案】“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的主要贡献者是加拿大经济学家巴巴拉•斯潘
塞
和詹姆斯•
布朗德该理论认为:由于国际市场上的不完全
竞争性质和规模经济的存在,市场份额对各国企业变得更加重要。市场竞争变成一场少数几家企业之间的“博弈”,谁能占领市场,谁就能获得超额利润。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通过政府补贴等来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而企业获胜之后所得的利润会大大超过政府所支付的补贴。
8. 交换所得
【答案】交换所得是指产品在消费领域的重新配置所得。两国进行贸易时,由于产品的相对价格不同,交换的结果使得消费量发生改变,并达到更高的福利水平。这一部分的提高就是交换所得。
二、思考题
9. 在克鲁格曼的PP-ZZ 模型中,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而每个企业的固定投入增加,试问对消费者的影响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抵消这种影响?
【答案】在PP-ZZ 模型中,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模型方程
:
知,当每个企业的固定投入増加时,对PP 曲线不产生影响但使得ZZ 曲
线右移,
在新的均衡点上,相对于工资的产品价格(P/W)和每个人对任何一个产品的消费量(c )都上升了,进而减少了消费产品的种类,使消费者受损。
如果要抵消每个企业的固定投入增加对消费者的不利影响,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改变ZZ 曲线中的消费总人口(L )和消费量(c ), 使ZZ 曲线向左移动,回到最初的均衡位置。方法如下:
(1)开展自由贸易,对本国的任何一种商品都意味着一个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消费人口。 (2)允许人口的自由流动,増加消费的总人口数(L )。
10.“一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收益越大。”请评论这种说法并用图说明。
【答案】(1)“一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收益越大。”从一般情况下而言,这句话是正确的。
(2)如果国内市场价格反映生产成本,则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说明比较优势(国内价格低于国际价格时)或比较劣势(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时)越明显,在一定的国内供给和需求弹性下,贸易量会很大,从而自由贸易的收益会越大。这可以用图说明(以出口产品市场为例)。
图
为自由贸易以前国内价格
,
显然,和为两种世界价格
,后者与国内价格相差更大,价格下净收益为比较这两种世界价格下该国的净收益,可以发现价格下净收益b+c面积,而
价格下净收益要高于价格下净收益。
11.研究显示,发达国家中消费者为每一个被保护的就业机会付出的代价都不小,为什么政府仍要保护这些行业?
【答案】(1)根据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的理论思想,一国政府通过对行业的保护,而带动产出和就业的增加。为了能够达成宏观经济的总体目标,政府可能会不惜代价的去保护一些关键行业。
(2)有时候一些国家政府会用保护某些行业的在国际市场上的公平竞争,而这些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本国经济至关重要,因此,政府令可花很大代价也要去保护。
(3)因为某行业的发展处于劣势,并且很有可能威胁到社会的公平,从而影响到社会环境的稳定,为了维护稳定,政府会坚决进行保护。
(4)在某些情形下,对一些具体行业的保护关系到民族的尊严、国家的安全等,即使花再大代价,政府也愿意这么做。
(5)还有可能是受保护的行业拥有实力比较强大的工会组织,或者说是重要的选票来源。所以如果从就业保护的政治经济学角度考虑,尽管代价不菲,政府还是会对这些行业进行保护,以满足其政治上的利益最大化。
12.比较鼓励出口的三种政策(出口补贴、出口行业的生产补贴和出口行业的价格支持)对本国市场价格、生产量、消费量、出口量、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政府支出及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
【答案】出口补贴、出口行业的生产补贴和出口行业的价格支持这三种出口鼓励政策,比较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