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0岁,1小时前进食时咀嚼硬物伤及上前牙。临床检查:左上中切牙牙冠完整,叩痛(+),松Ⅰ°,龈缘少量出血,患牙无移位。若患牙牙髓电测试无反应,其最可能的原因为()。 牙髓坏死。 牙髓充血。 牙髓钙化。 牙髓休克。 牙髓感染。
女性,52岁,有胆管结石病史,近2天来右上腹痛,体温37.8℃,2小时前突然畏寒、寒战,体温达40℃,精神紧张兴奋、口渴、面色苍白、脉搏98次/分,有力,血压14.7.128kPa(110.96mmHg),尿量每小时26ml。患者处于何种情况() A.中度休克。 休克代偿期。 急性胆管炎,无休克。 重度休克。 高排低阻型休克。
毒理学鼻祖Paracelsus提出“剂量决定毒物”,即所有物质都有一定毒性,惟有剂量能区别毒物。因此,自毒理学诞生之日起,剂量-效应(反应)关系便是研究的核心CO急性吸入毒性试验中,随CO浓度的增加,试验组大鼠死亡率也相应增加,体现() 效应。 反应。 剂量-效应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 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
药物制剂的基础包括() 给药途径和剂型的确定。 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制剂的剂型与药物吸收。 制剂的评价与生物利用度。 制剂的保存条件。
血清AFP的出现() 内剂量生物标志物。 生物效应剂量标志物。 早期生物学效应生物标志物。 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生物标志物。 易感性标志物。
患者,女,76岁,左下后牙进食酸痛,无自发痛史,临床检查:左下第一磨牙
面磨耗,探诊敏感。
该患者可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