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大学软件学院838数据结构与软件工程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有向带权图如题图所示,若采用迪杰斯特拉(Dijkstra )算法求从源点a 到其他各顶点的最短路径,则得到的第一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b ,第二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c ,后续得到的其余各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依次是( )。
题图有向带权图
A.d , e , f
B.e , d , f
C.f , d , e
D.f , e , d
【答案】C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Dijkstra 算法的思想和解题步骤。题目执行算法过程中各步的状态如下表所示。
执行Dijkstra 算法过程中各步的状态表,故后续目标顶点依次为f ,d , e 。
2. 若用户1与用户2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如图所示,则图中①、②、③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 )。
图 电子邮件发送接收示意图
A.SMTP 、SMTP 、SMTP
B.POP3、SMTP 、POP3
C.POP3、SMTP 、SMTP
D.SMTP 、SMTP 、POP3
【答案】D 。
【解析】题中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如下:
①用户1调用用户代理来编辑要发送的邮件,用户代理用SMTP 将邮件传送给用户1的发送端邮件服务器。
②发送端邮件服务器也就是用户1的邮件服务器将邮件放入邮件缓存队列中,等待发送。 ③运行在发送端邮件服务器的SMTP 客户进程,发现在邮件缓存中有待发送的邮件,就向运行在接收端邮件服务器也就是用户2的邮件服务器的SMTP 服务器进程发起TCP 连接建立。当TCP 连接建立后,SMTP 客户进程开始向远程的SMTP 服务器发送邮件。当所有的待发邮件发完了,SMTP 就关闭所建立的TCP 连接。
④运行在接收端邮件服务器中的SMTP 服务器进程收到邮件后,将邮件放人收信人的用户邮箱中,等待收信人在他方便时进行读取。收信人在打算收信时,调用用户代理,使用POP 协议将自己的邮件从接收端邮件服务器的用户邮箱中取回(如果邮箱中有来信的话)。
因此题中1,2, 3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SMTP ,SMTP , POP3, 因此答案是D 。SMTP 采用“推”的通信方式,用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以及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POP3采用“拉”的通信方式,用于用户从目的邮件服务器上读取邮件。
3. 站点A 、B 、C 通过CDMA 共享链路,A 、B 、C 的码片序列(chipping sequence
)分别是
和
C 收到A 发送的数据是( )
A.000
B.101
C.110
D.111
【答案】B
【解析】用A 的码片与信息做内积运算
4. 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N 帧协议(GBN )传输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16kbps ,单向传播时延为270ms ,数据帧长度范围是128〜512字节,接收方总是以与数据帧等长的帧进行确认。为使信道利用率达到最高,帧序号的比特数至少为( )。
A.5
B.4
C.3
D.237
【答案】B 。
【解析】GBN 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本题求解的是发送一个帧到接收到这个帧的确认期间最多可以发送多少数据帧,要尽可能多发送帧,应以短的数据帧计算,注意帧的单位是字节,因
此首先计算出发送一帧的时间故发送一帧到收到确认为止的总时间为
若C 从链路上收到的序列是则
这段时间总共可以发送,为了保证发送帧序号和确认帧(帧)
序号在此期间不重复,因此帧序号的比特数至少为4, 答案为
B
5. —个具有1025个结点的二叉树的高h 为( )。
A.11
B.10
C.11至1025之间
D.10至1024之间
【答案】C
【解析】当一棵树是完全二叉树时,其高度最低,此时高度为11,当一棵树的结点在一条线上时,此时最高,这时二叉树的高度是1025。
6. n 个结点的完全有向图含有边的数目( )。
A.n*n
B.n (n+l)
C.n/2
D.n*(n-l )
【答案】D
【解析】在有向图中,如果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边,则称为有向完全图。顶点个数为n 的无向图,最多有条边。如是有向图,需要在无向图的最多边的基础上乘以2,则为n (n-l )。
7. 下列选项中,在用户态执行的是( )。
A. 命令解释程序
B. 缺页处理程序
C. 进程调度程序
D. 时钟中断处理程序
【答案】A
【解析】题目是问用户态执行,可见是有关操作系统基本概念的问题。四个选项中,用户唯一能面对的是命令解释程序,缺页处理程序和时钟中断都属于中断,在核心态执行,而进城调度属于系统调用在核心态执行。只有命令解释程序属于命令接口,可以运行在用户态,接受用户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