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60会计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利润表
【答案】利润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一种财务报表。在利润表卜,
,并求出报告期的利润额。利要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的所有收入(广义)与所有费用(广义)
用利润表,可以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果和投资效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盈利趋势。
2. 开发支出
【答案】开发支出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为了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而发生的支出。
企业自行研究开发项目在开发阶段发生的子以资本化的支出,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3. 资产负债表
【答案】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报表。由于该表反映了一个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因而又称为财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而编制的。
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资产);
,以及企业的偿债能力(包括短期与长期的偿债能力); (2)企业所负担的债务(负债)
(3)企业所有者在企业里所持有的权益(所有者权益)。
4. 现值
【答案】现值计量属性适用于资产与负债,换言之,资产和负债都可以按其现值进行计量。资产的现值是指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负债的现值是指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
5. 留存收益
【答案】留存收益是指归所有者所共有的、由利润转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根据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是公司出于实际需要或采取审慎经营策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部分留存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中用于以后年度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6. 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答案】(1)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根据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主要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也可以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或转增资本。按照规定,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己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2)任意盈余公积是公司出于实际需要或采取审慎经营策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部分留存利润。如果公司有优先股,必须在支付了优先股股利之后,才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由于仟意盈余公积是企业自愿拨定的留存收益,其数额也视实际情况而定。
7. 工作量法
【答案】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累计折旧额为完成工作量的线性函数。采用这种方法,假定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随着完成工作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减,其效能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无关。因此,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可以均匀摊配于预计的每一单位工作量。
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也应首先确定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 然后根据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确定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最后根据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和某月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就可以计算出该月折旧额。
8. 资产
【答案】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对于资产的这一定义,需要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的内涵是资源;
(2)作为资产的资源应该为特定企业现在所拥有或者控制;
(3)作为资产的资源必须具有能为特定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服务潜力,即具有有用性的特点;
(4)作为资产的资源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可靠的计量。
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那些可以合理地预期将在一年内转换为现金或被销售、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等; 除流动资产以外的所有其他资产统称为非流动资产,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9.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答案】(1)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指企业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资产、负债进行会计处理后得出的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列不的金额。其计算公式为: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2)计税基础可分为两种:
①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其公式为: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②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其公式为: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10.视同销售
【答案】视同销售行为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未作销售处理而税法中要求按照销售行为缴纳增值税的行为,主要包括:
(1)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2)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3)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4)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二、简答题
11.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应满足什么条件? 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案】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有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一个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只能采用一种计量模式,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投资性房地产可以在房地产交易市场中直接交易;
②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科学合理的估计。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会计处理如下: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资产负债表日,应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借记或贷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如果将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计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需要进行追溯调整。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将以前年度和当年计提的折旧和摊销予以冲销,将投资性房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