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建筑工程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8500m2,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筏板基础。该工程位于市中心,场地狭小,开挖土方须外运至指定地点。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了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并参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依据基础形式、工程规模、现场和机具设备条件以及土方机械的特点,选择了挖土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土方施工机械,编制了土方施工方案。
事件二: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后,在施工总承包单位自检合格、总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控制资料符合要求”的审查意见的基础上,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组织施工单位质量部门负责人、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分部工程验收。
事件三:施工单位提交了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进度计划网络图(如下图所示),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按此组织施工。


事件四:在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导致工作C的持续时间变为36d。施工单位以设计变更影响施工进度为由提出22d的工期索赔。

针对事件三的进度计划网络图,列式计算工作C和工作F时间参数中的缺项,并确定该网络图的计算工期(单位:周)和关键线路(用工作表示)。

农产品 在VB中,能被对象所识别的动作与对象可执行的活动分别称为对象的()。 ["方法、事件","事件、方法","事件、属性","过程、属性"] 侦查活动的要素包括()。 ["刑事案件","侦查对策","侦查物质技术设备","犯罪情报和犯罪证据","侦查主体"] 患“翘尾巴病”的鲢鱼在水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该病的病原是()。 ["锚头鳋","中华鳋","人形鱼虱","棘头虫"] 天牛触角类型为()状,口器是()式,足是()足,前翅是()翅,属()变态。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8500m2,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筏板基础。该工程位于市中心,场地狭小,开挖土方须外运至指定地点。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了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并参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依据基础形式、工程规模、现场和机具设备条件以及土方机械的特点,选择了挖土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土方施工机械,编制了土方施工方案。
事件二: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后,在施工总承包单位自检合格、总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控制资料符合要求”的审查意见的基础上,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组织施工单位质量部门负责人、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分部工程验收。
事件三:施工单位提交了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进度计划网络图(如下图所示),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按此组织施工。


事件四:在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导致工作C的持续时间变为36d。施工单位以设计变更影响施工进度为由提出22d的工期索赔。

针对事件三的进度计划网络图,列式计算工作C和工作F时间参数中的缺项,并确定该网络图的计算工期(单位:周)和关键线路(用工作表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关于网络计划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试题,主要考核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各时间参数计算、总工期及关键线路确定等知识点。
首先审题,弄清楚背景给定的参数标注示例中各参数的涵义。

再弄清楚两个时差的定义:工作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工作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所有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我们再看提问,工作C所缺时间参数为自由时差,根据自由时差的定义,先找工作C紧后工作,其所有紧后工作仅有工作F,工作F最早开始的时间为8周,而工作C最早结

工作F所缺时间参数为总时差,根据总时差的定义,如果工作在最晚开始时间及以前开始(同理,在最晚结束时间及以前结束),则不会影响总工期,即工作F的总时差:

网络图的计算工期,即为最后一个工作的结束时间。从题干给定的网络图中可以看出,最后一个工作1的结束时间为14周,即计算工期为14周。
关键线路:由关键工作所组成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我们知道网络计划最典型的特点:关键线路上所有工作的总时差均为0(当计算工期等于计划工期时),那么我们找出总时差为0的工作,即关键工作,分别为:工作A、工作D、工作E、工作H、工作1。
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即该网络图的关键线路为:A→D→E→H→I。
关键线路的表示方法有两种:题干中要求用工作来表示,如采用节点表示,则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⑤→⑥→⑦→⑨→⑩。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