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小发燃烧室流场和喷雾特性研究

关键词:旋流杯,流场,喷雾场

  摘要

本文针对某小型发动机短环型回流燃烧室研制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火焰筒头部局部过热,燃烧不稳定和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偏高等主要问题,提出旋流杯的改进设计方案,开展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基本确定了设计实验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且在多种方案的数值计算结果比较中,发现文氏管喉道直径、套筒扩张角角度、套筒内径,与文氏管混合段长度以及火焰筒结构对流场的影响较大。PDA实验测量得到的基准件流场与数值模拟得到的冷态流场基本吻合,火焰筒头部形成回流区,有利于稳定的燃烧,在火焰筒壁面有狭小的角回流区,但是没有出现贴壁流动,流场与浓度场能够很好地匹配,头部气流压降和供水压力的提高都能显著改善雾化的效果,但是供水压力的变化对流场影响不大,气流压降的增大能增强回流强度和轴向速度;改变一级旋流器斜切孔与Y轴角度 ,斜切孔之间的旋转角度 ,对流场的影响不大,减小文氏管喉道直径,回流区宽度明显变小,并且一级旋流数的增大使得雾化变好,但是通量分布变得集中,对燃烧不利;二级进气面积的增大没有给回流区带来明显的变化,但是过强的气流对雾化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套筒角度,内径以及长度的扩大,能有效提高回流区宽度和喷雾锥角,通量也趋于均匀分布,同时套筒内径,长度的增大,雾化也随之变好;对火焰筒结构的实验研究发现,火焰筒横截面某向长度存在一个临界值,使得回流区宽度最大,并且实验中不对称的横截面结构也造成了流场和喷雾场的不对称,通量分布与流场变化趋势一致,当火焰筒横截面由方形结构转变为不对称矩形结构时,液滴雾化效果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