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613中外美术史二[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613中外美术史二[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613中外美术史二[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题库(二) . 9 2017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613中外美术史二[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题库(三) 16 2017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613中外美术史二[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题库(四) 24 2017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613中外美术史二[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题库(五) 31
一、名词解释
1. 《画品》
【答案】《画品》是南齐画家、理论家谢赫的作品,是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绘画理论著述。除对27位画家分品第高下外,其序中提出的“六法”作为品评绘画的标准,对后世影响极大。所谓“六法”,即“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转移模写。”“六法”的提出是古代长期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知识,在绘画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2. 吴家样
【答案】吴家样指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是张僧繇“张家样”以后的一种新的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吴家样”与“曹家样”的显著区别,被宋代评论家用“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加以概括。吴道子注重线条的运用,他的线条一向富有运动感和强烈的节奏感,注意整个画面气氛的统一与具有运动感的表现。有着“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即“吴带当风”。
3. 《韩熙载夜宴图》
【答案】《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夜宴图分为夜宴、观舞、休息、演乐、宾客酬应等五个场面,真实地描绘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划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该画构图严谨,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在技巧和风格上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五代人物画的风貌,特别是韩熙战载的形象富有肖像画特点,堪称中国画史上的名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4. 小景山水
【答案】小景山水是北宋流行的山水样式。它以表现幽情美趣、水边沙岸、柳溪野趣的小景见长。作画多是小轴,很秀雅,也很有情趣,引人人胜。小景山水在全景式雄伟山水之外别开新境,使现实可居的世界变得清丽可善,受到宫廷贵族与文人骚客的欣赏和喜爱。代表作品有惠崇的《溪山春晓图》和赵令穰的《湖庄清夏图卷》。
5. 顾恺之
【答案】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字长康,小字虎头。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其重视眼神的描绘。据记载。他作画数年不点眼睛,认为
绘画中人物形体的美丑对绘画的意义不是最紧要的,而传神的关键是描绘眼睛。张彦远曾借用《庄子》的“清赢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来加以概括。这正是探究玄理、又在追求恬淡寂寞的胜流名图的真实写照。这种内心的恬淡的心理刻画和秀骨清像的类型描写是时代的特征、也是时代的产物。有三件流传下来的绘画被认为是顾恺之原作的摹本,即《女史篇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传仁智图》。
6. 展子虔
【答案】展子虔是北朝隋唐时期的著名画家,他曾辗转于大江南北,在洛阳、西安、扬州及浙江等地的寺观中创作了许多壁画。展子虔工于绘画,创作范围较广,善画佛道、人物、鞍马、车舆、宫苑、楼阁、翎毛、历史故实,尤长于山水。他的山水画被称为“远近山川,咫尺千里”。其在山水画上所达到的成就及其绘画方法,直接开启了唐代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金碧山水的先河,因而被后世誉为唐画之祖。《游春图》是展子虔的代表之作,也是现存的最早的卷轴画。该画用青绿重着色法画贵族春游的情景,用笔细劲有力,设色浓丽鲜明。图中的山水“空勾无效”,但远山上以花青作苔点,己开点苔的先声。人马体小若豆,但刻划一丝不苟。此画已脱离了为山水为人物画背景的地位,独立成幅,反映了早期独立山水画的面貌。《游春图》构图壮阔沉静,设色古艳,富有典丽的装饰意味,体现出承上启下的风格,也标志着山水画即将进入成熟期。
二、简答题
7. 简述五代时期花鸟画风格中的“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答案】“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出自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评价的是五代、北宋花鸟画的两大画家,即南唐徐熙和西蜀黄筌的绘画风格。
(1)黄筌是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擅长花竹翎毛,亦能画佛道、人物、山水,是一位技艺全面的画家。黄筌继承了唐代花鸟画的传统,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交融,几不见勾勒笔迹,情态生动逼真。因他长期供奉内廷,所画多为珍禽瑞鸟,奇花异石,画风工整富丽,反映了宫廷的欣赏趣味,被宋人称为“黄家富贵”。今有《写生珍禽图》传世。
(2)徐熙是五代南唐的杰出画家,出身江南名族,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善画花竹、禽鱼、蔬果、草虫,他的画注重“落墨”、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信笔抒写,略加色彩。自谓“落笔之际,未尝以赋色晕谈细碎为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鸟的格式而有所创造。其作品,“意出古人之外”而创立了“清新洒脱”的风格,被来人称为“徐熙野逸”。代表画作有《玉堂富贵图》、《雪竹图》等。
8. 简述宋代风俗画的发展状况。
【答案】风俗画是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在汉代就已出现,至两宋方呈现繁荣局面。
(1)宋代风俗画繁荣的原因有两点:
①两宋绘画的商品化促进以民间画工为创作主体的风俗画繁荣出现。宋代经济发达、都市发展,随着城市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文艺的兴起,绘画己不仅是少数人的雅玩和收藏,开始成为商品进入市场,两宋时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绘画市场,民间画工人才辈出。
②宫廷画家参与风俗画创作,其高超的技艺反过来推动了民间的创作,使人物画的主题、题材范围和表现手法比唐、五代有明显的变化和拓展。
(2)宋代风俗画有以下特点:
①宋代风俗画以贴近生活的广泛题材,生动再现了两宋的社会生活。宋代风俗画的题材相当广泛,包括货郎、婴戏、仕女、车马、街市、城郭、耕织、盘车以及村牧、村医、村学、粮运等,全方位地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
②“写真”、“尚趣”是宋代风俗画最突出的艺术特色。画家们熟悉市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并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与审美好尚,满足了社会中相当数量的市井百姓们的精神要求和审美需求,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新成就。
③宋代风俗画综合展现出宋代绘画在山水、花鸟、人物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宋代风俗画不同于传统人物画背景多留空白的做法,而将人物置身于真实可感的环境之中,人物与环境之间协调一致。
(3)两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品:
①北宋最具代表性的风俗画当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繁荣热闹的都市风貌和汴河两岸的景物风光,不仅是古代绘画艺术的杰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的重要依据。
②南宋时期的风俗画进一步发展,供年节装饰的节令画进一步活跃。最具代表性的是李篙的《货郎图》,这幅画描绘了农妇携带幼童兴致勃勃的围观货郎担的情景,形象自然生动,为宋代风俗画中的优秀之作。
9. 赵孟烦的绘画特色。
【答案】赵孟烦是元代画坛上的中心人物,其绘画功力深厚,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无所不能,水墨、青绿、工笔、写意诸体兼备。他在艺术主张上标榜“古意”,谓“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从文人的审美情趣出发,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绘画,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反对南宋院画过分追求形似和纤巧; 他又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认为“书画本来同”,将书法用笔引进绘画之中,加强其艺术表现力。
10.南宋时期山水画的代表画家为“南宋四家”其中并称“马、夏”的山水画家在艺术上有更新的面貌出现,简述之。
【答案】“马、夏”指马远和夏圭。
(1)马远,字遥父,号钦山,南宋画家。画法受其家学影响较大,并师法李唐山水,后渐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其山水画善于取景,常能以偏概全,从小中见大,故时人称之为“马一角”;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