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人文茶文化学院617艺术学概论之艺术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阎立本

【答案】阎立本,唐代著名画家,长于绘画、工艺、建筑,尤其擅长于肖像画与历史人物画。他的绘画,线条刚劲有力,神采如生,色彩古雅沉着,笔触较顾恺之细致,人物神态刻画细致,被誉为“神品”。阎立本长于刻画人物神貌,且擅长政治题材,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等。其中,《步辇图》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公元六四一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画中李世民威严而平和,端坐在宫女抬着的步辇之上,另有几位宫女为太宗撑伞、张扇。画面左边站立三人:红衣虬髯者为宫中的礼宾官员,其后身着藏服者为吐蕃使者禄东赞,最后着白袍者为内官。阎立本不仅再现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更鲜明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气质和仪态。

2. 艺术作品的内容

【答案】艺术作品的内容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家在意识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精神性的内涵。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情节、环境等因素融会而成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示,主要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3. 意境

【答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艺术中,意境是指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象整体达到情与景高度融会、艺术家自我与客观物象实现深刻交流而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在长期的美学探讨的基础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的意境说产生了重大影响:意境首先是“情景交融”,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对象之中,成为一种客观化的情感,即移情于景,借物抒情。意境不仅只是情与景的融合,而且也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4. 艺术文化学

【答案】艺术文化学是一门以整个人类文化为参照系来探讨艺术问题、研究艺术现象的综合性学科。艺术文化学属于艺术分支学科,处于普通文化学和普通艺术学的交叉领域,它重点研究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中所具有的地位、作用,以及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5. 虚拟演播室

【答案】虚拟演播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虚拟演播室的实质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变化,从而实现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虚拟演播室系统具有诸多优越性:①空间不受物理空间限制,摄像机可以以360℃旋转; ②引入大量虚拟特殊环境与道具,创作出更丰富、更吸引人的节目,使导演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时间、空间和道具制作方面的限制,获得了更大的创作的想象空间,以低廉的成本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 ③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缩短了节目制作周期,提高演播室的利用率等。但虚拟演播室的价格昂贵,其普及和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6. 艺术传播

【答案】艺术传播是指艺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艺术接受者,使之得到扩展。艺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是构成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艺术传播的方式主要有现场表演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7. 移情

【答案】移情是指在审美或欣赏时,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且对之进行欣赏和体验,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移情的概念由德国美学家菲舍尔提出,立普斯则是“移情说”最重要的代表,该学说认为人在审美过程中,把物化成人,以人度物,设身处在物的地位,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了感觉、思想、意志,从而使人与物发生同情与共鸣,达到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地,产生美感。“移情说”对西方现代派艺术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

8. 风格

【答案】风格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它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更为本质性的时代、民族及艺术家个人的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风格的形成是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艺术风格既有鲜明的多样性特点,又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二、选择题

9. “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段话的作者是( ):

A. 刘勰

B. 顾恺之

C. 齐白石

D. 康定斯基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著名画家齐白石,它己成为近代中国画追求“神似”(尤其是写意画)的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这段话的大意是:描绘对象(色、形)不能不像,也不能太像。不像,观者看不懂、理解不了画的意思,就等于欺骗世人; 太像,又太俗气、太直白,没有品位,不能给观者以回味和遐想的空间。

10.“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未若文章之无穷。”这段话的作者是( ):

A. 苏轼

B. 司马迁

C. 杜甫

D. 曹丕

【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它是魏晋时期文学理论的发韧之作,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文章学专著。曹丕认为文章有两大功能:一是“经国之大业”,有利于国家; 二是“不朽之盛事”,有益于自身。曹丕已开始将写文章与对生命个体的自身价值的思考联系起来。

三、填空题

11.《人物御龙帛画》是我国_____时期的帛画代表作之一。

【答案】 战国中晚期

【解析】《人物御龙帛画》是战国中晚期的帛画精品,1973年出土于长沙市子弹库一号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人物御龙帛画》描绘的是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僵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 龙首轩昂,龙尾翘卷,龙身为舟,迎风奋进。龙尾之土立有长颈仙鹤,龙体之下有游鱼。《人物御龙帛画》的出土有助于人们了解战国时期楚国的丧葬制度,同时也体现了战国时期楚国高超的绘画艺术。

12.CCTV-3也称_____。

【答案】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

【解析】CCTV-3又称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于1986年8月1日正式开播。CCTV-3集娱乐性、参与性和欣赏性于一身,主要栏目有:①通过家庭竞赛形成突出综艺特点的《神州大舞台》; ②寓竞赛于娱乐、悬念迭出的《挑战主持人》; ③重点介绍国内外优秀表演艺术和绘画、雕塑、文学等内容的《国际艺苑》、《电视诗歌散文》、《舞蹈世界》、《中国音乐电视》、《艺术人生》等。

13.同一首歌的总导演是_____

【答案】孟欣。

【解析】《同一首歌》栏目于2000年1月27日创立,借用歌曲《同一首歌》,请来观众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