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909中西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台湾舞曲》

【答案】《台湾舞曲》是江文也在日本创作的一首舞曲。是一首标题性的幻想音诗,作曲技术及配器手法受到20世纪新音乐潮流的影响,使得作品具有德彪西印象派音乐的风韵,并且借鉴了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处理民族音乐素材的新观念。旋律风格以表现台湾民间音乐韵味为主,也部分地具有日本音乐的调式特征。作品充满幻想性,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缅怀。乐曲采用了自由体的回旋奏鸣式,音乐构思有两部曲式的特色,乐曲主体是三部曲式的快板段落。

2. 王光祈

【答案】土光祈是音乐学家。其研究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涉及中国音乐、西方音乐、东方民族音乐、东西方音乐比较等领域,主要著作有《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王光祈在我国最早系统运用比较音乐学方法进行音乐理论研究,是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先驱。

3. 《玫瑰三愿》

【答案】《玫瑰三愿》,龙七词,黄自曲,是黄自的代表作品,至今仍为女高音的常演曲目。作品分两段,第一段以叙事性手法表现玫瑰花平静优雅的神态; 第二段展示其人格化的三个愿望,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对生活的幢憬、对幸福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作品音乐形象鲜明,和声语言丰富,形式严谨,笔调洗炼,风格清淡典雅而又富有内在激情,体现出浓郁的古典文化精神。此曲

4. 陈田鹤

【答案】陈田鹤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创作风格朴实,结构严谨,富于民族色彩,因而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主要作品有歌曲《哀悼一位民族解放战士》、《采桑曲》、《山中》,歌剧《荆荆轲》,清唱剧《河梁话别》等。此外,其钢琴曲《序曲》曾获得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二等奖。

5. 左翼音乐运动

【答案】“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井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著名的左翼革命音乐组织有:聂吓、王旦东、李元庆等组织的“比平左翼音乐家联盟”; 聂耳、田汉和任光组织的“中

国新兴音乐研究会”; 聂耳、田汉、任光、吕骥等人成立的“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

6. 《黄河大合唱》

【答案】《黄河大合唱》是我国人民作曲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一部具有杰出影响的一部大合唱. 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在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痛述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沉重灾难. 最后又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中国人民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日寇侵略的壮丽情景. 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茶的爱国热情,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大和唱作品。

二、选择题

7. 代表20年代合唱歌曲创作水平的作品当数《海韵》,这首大型艺术性合唱曲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

A. 易韦斋,赵元任

B. 徐志摩,赵元任

C 易韦斋,萧友梅

D. 徐志摩,萧友梅

【答案】B

【解析】《海韵》,徐志摩词,赵元任曲。写于1927年,初刊于1928年出版的赵元任《新诗歌集》。《海韵》是赵元任歌曲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首。歌词前两段为:“女郎,单身的女郎,你为什么留恋这黄昏的海边? ——女郎,回家吧,女郎! ”“啊不; 回家我不回,我爱这晚风吹:”——在沙滩上,在暮霭里,有一个散发的女郎——徘徊,徘徊。“女郎,散发的女郎,你为什么彷徨在这冷清的海上? 女郎,回家吧,女郎! ”“啊不; 你听我唱歌,大海,我唱,你来和:”——在星光下,在凉风里,轻荡着少女的清音——高吟,低哦。

8. 1904年,曾志忞在日本发起组织了( )。

A. 夏季音乐讲习会

B. 亚雅音乐会

C. 乐歌讲习会

D. 音乐讲习会

【答案】B

【解析】1904年5月,曾志忞在沈心工所创立的“音乐讲习会”基础上,重新发起组织“亚雅音乐会”,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新式的音乐社团。该会以“发达学校社会音乐,鼓舞国民精神”为宗旨。在这一年为“卒业生送别”的音乐会上,曾氏夫妇的钢琴合奏成为最引人注日的表演,被当时的报道盛赞为“幽闲勇健,如入欧洲音乐界,使人耳目一清,精神一振”。

9. 《垦春泥》是贺绿汀创作的一首( )体裁形式的作品。

A 男声独唱

B. 钢琴曲

C. 管弦乐曲

D. 无伴奏合唱作品

【答案】D

【解析】《垦春泥》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贺绿汀根据湖南音调创作的无伴奏合唱曲,是最早采用湖南民族特色音调创编的合唱作品。纤小轻快,柔和细腻:“……种出自由无价宝呀,不分高来不分低,欢欢喜喜不分离! ”

10.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与白沙音乐教育推进委员会在白沙镇举办“白沙万人人合唱”,在中国音乐史上可谓盛况空前。当时担任指挥的是( )。

A. 李抱忱

B. 吴伯超

C. 青主

D. 麦新

【答案】B

【解析】白沙万人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型歌咏活动,更是抗日战争期间白沙的一次盛大集会,堪称创举。大合唱总指挥为著名音乐家吴伯超先生,私立聚奎中学军乐队伴奏,乐队指挥是刘珍年先生。合唱的歌曲共九支:《总理纪念歌》、《精神总动员歌》、古曲《天下为公》、《我们是民族的歌手》(谢冰心作词、吴伯超作曲)、《苏州河北岸》、《满江红》(刘雪庵先生改作的岳武穆原词)、《国旗歌》、《青天白日满地红》、《白沙镇歌》(卢前先生作词、阮叔平先生谱曲)。

11.具有全国影响的抗战歌曲刊物《战歌》是由( )自费主编的。

A. 贺绿汀

B. 黄自

C. 刘雪庵

D. 丁善德

【答案】C

【解析】抗战爆发后,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刘雪庵主持中国作曲者协会的日常工作,还自己掏钱办起了《战歌周刊》,后改名为《战歌》,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具有广泛影响的抗战音乐刊物。《战歌》自1937年10月创刊至1940年4月终刊的两年半时间,先后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地出版了18期,对救亡歌咏运动的蓬勃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