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内蒙古财经大学企业管理803管理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逆向选择

【答案】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作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在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与市场机制》中提出著名的旧车市场模型,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研究先河。他考察了一个次品充斥的旧车市场。假设有一批旧车,每辆车的好坏只有卖主知道,要让交易做成,最合理的办法是按平均质量水平定价。这就意味着其中有些好车的价格被低估了,从而卖方就不愿按照平均定价出售,或者卖方“理性”地抽走好车,让买主在剩下的差车中任意挑选。如果买方明白这一道理,就不会接受卖方的定价,而只愿出较低的价格。接着这将可能导致另一回合的出价和杀价:卖主再从中抽走一些较好的车,买主则再次降低意愿价格。最终的均衡可能使所有好车都卖不出去。显然,这是无效率的,因为最终成交量低于供求双方理想的成交量。

逆向选择在经济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并阻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十预和利用市场信号。

2. 拍卖人假设

【答案】实现经济一般均衡采取的是一种“试探过程”,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假定市场存在一位“拍卖人”,其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

拍卖人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是:首先, 他随意报出一组价格,家户和厂商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需求和供给。如果所有市场供求均一致,则他就将该组价格固定下来,家户和厂商就在此组价格上成交; 如果供求不一致,则家户和厂商可以抽回自己的申报,而不必在错误的价格上进行交易。拍卖者则修正自己的价格报出另一组价格。改变价格的具体做法是: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该市场的价格, 反之,则降低其价格。这就可以保证新的价格比原先的价格更加接近于均衡价格。如果新报出的价格仍然不是均衡价格,则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

3. 一级价格歧视

【答案】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厂商根据每一个消费者对买进每一单位产品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逐个确定产品卖价,即消费者实际支出总额等于其意愿支出的总额,其生产的产量等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但消费者剩余完全被剥夺,转化为生产者剩余。一级价格歧视

需要了解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4. 需求变化与需求量变化

【答案】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一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如图所示,当一种产品的价格变化时,将引起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如需求曲线D 0。上的箭头所示。当任何一种其他影响购买计划的因素变动时,将引起需求曲线移动和需求变动。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D 0到D 1)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D 0到D 2)。

5. 均衡价格

【答案】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需求的变化会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的变化,供给变化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化。

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么,供给数量大于需求数量,一部分生产者就会因商品卖小出去而被迫降价,从而市场价格下降; 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那么需求数量大于供给数量,一部分消费者因购买不到所需求的商品而愿意出高价,结果市场价格提高。因此,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二、计算题

6.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反需求函数为P=600-2Q,成本函数为C=3Q2-400Q+40000。要求:

(1)计算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2)计算该厂商收益最大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并比较(1)和(2)的计算结果。

,(3)由于存在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如环境污染)厂商每增加1单位产量会使社会受到损失。

假定此时社会成本函数C=4.25Q-400Q+400000,试求帕累托最优的产量和价格。

(4)若政府决定采用比例税率对每单位产品征收环境污染税,税率应为多少才能使企业产量与社会的最优产量一致?

【答案】(1)根据成本函数和需求函数,可得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为Q=100。

此时可得:价格为P=600-2Q=400;

厂商利润最大时的收益为TR=PQ=(600-2Q )Q=40000;

最大利润为π=-5Q+1000Q-40000=-5×100+1000×100-40000=10000。

(2)由已知有厂商的收益函数为:

收益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大时的产量为Q=150。

此时依次可得P=300,TR=45000,π=-2500。

比较(1)和(2)的结果可以发现,比起按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生产,按收益最大化原则所定的产量较高,价格较低,收益较高,利润较低。

(3)当存在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时,在帕累托有效条件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应该等于社会的边际成本,即MR=MC,有:

600-4Q=8.5Q-400

可得Q=80。此时P=440。故帕累托最优时一的产量为80,价格为440。

(4)若对企业甸单位产量征收的税额为t ,则此时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为使企业产量与社会最优产量一致,则企业的边际成本应该等于社会的边际成本,即有:

由Q=80,得t=200,又由(1)可知,利润最大化时,P=400,从而t/P=50%,所以政府应采用50%的比例税率。

7. 假设某特定劳动市场的供需曲线分别为DL=6000-100W, SL=100W,请问:

(1)均衡工资为多少?

(2)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元,则新的均衡工资为多少?

(3)实际上对单位劳动征收的10元税收由谁支付?

(4)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多少?

222,解得。且,故厂商利,解得Q=150。且,故厂商收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