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921中外政治制度与文化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现代化

【答案】现代化被认为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价值观念等领域的系统性变迁。德国学者汉斯一于尔根·普尔认为,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规范含义:

①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②政治参与潜在能力的扩大;

③团体与个人自由和自主活动范围的增大;

④人们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自主性提高,对社会和政治体系的依附性减少。

2. 行政机关立法参与权

【答案】立法参与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所具有一定的立法权利。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把立法权赋予议会,但政府一般都有权参与立法程序,由此构成行政机关对立法机关的制衡。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法创议权,包括创议修改宪法和制定普通法律,这种创议可以是直接提出宪法修正案和法律的草案。如上所述,只有在议会制国家和半总统制国家,政府才有提出法律草案的权力。而在总统制的美国,总统和政府所拟定的法律草案,必须以议员的名义在议会提出,总统的立法参与权表现为指导立法,即以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及各种专门咨文的形式提出立法纲领和计划。二是对法律的否决权,这项权力是在公布法律的程序中体现的。如美国总统如不赞成某项法律,可以将否决意见书连同法案一起退回国会,但此种否决如果被国会两院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法律仍可生效。法国总统作为政府总政策的最高决策人,也可以将法律退给议会重新审议。

3. 行为主义

【答案】行为主义政治学是指与行为主义方法相联系的。行为主义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的一种政治学研究方法。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二战以后迅速发展,在60年代发展到全盛时期,7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 ①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研究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②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学作为解释人的政治行为的规律性的科学,它应该能够被经验地证明。

③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最大缺陷,就是单纯用现象调查的力一法和计量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的动机和规律性,因而它不可能认识政治现象的实质。因为实证主义的调查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其根据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不同的阶级和个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人们在研究社会现象时,不可能离开某种价值判断。

4. 合法化

【答案】政治权力的合法化是指这种认可和支持的取得。任何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都是通过对合法性资源的掌握和运用来获得的,这一过程就是政治权力的合法化。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手段主要包括:

第一诉诸传统的文化象征系统;

第二是诉诸意识形态;

第三是退而求其次,寻求有效性,诉诸社会政策。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法理上来说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和地方分别设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支撑,负担着传递和回应人民利益诉求的功能,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区域自治制度等共同支撑我国的政治生活。人民代表大会政体的特点包括: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③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6. 政治体系

【答案】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①社会政治组织,它是人们通过或试图通过政治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权利而按照一定原则和规则结成的集合体。

②政治制度,它是政治权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社会政治的有序运行而对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所作的法定规约。

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社会政治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国家及其政治制度、政党及政党制度、政治社团及其运行规则。

二、简答题

7. 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什么?

【答案】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进一步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 这条道路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条道路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有严谨的制度架构; 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要求,又有符合国情的实现形式和可靠的推动力量,内涵丰富、体系完备。具体来讲:

①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则。党的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方向,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强保证。共产党领导的实质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基层民主自治等制度形式,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

②人民民主的发展与依法治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动员全体人民以主人翁的地位投身国家建设,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有利于发扬民主、活跃国家政治生活,又有利于增进人民团结、维护国家政局稳定,还有利于加强、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作用,从而实现统一领导与广泛民主、富有效率与充满活力的有机统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本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体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就是通过民主选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和途径,广大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它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先进的指导思想、科学的理论体系、系统的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不平凡的历程和建设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仅符合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而且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全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小仅经受住了半个多世纪国内外风云变幻的考验,而且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展示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8.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不同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实际,对于政治的含义所做的多方面论述,其基本内容为: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着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的内容主要是相互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