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团体(基本)医疗费用保险

【答案】团体(基本)医疗费用保险是指当被保险人在保险责任期开始后,因疾病而住院治疗时,保险人将负责给付其住院费用、治疗费用、医生出诊费用以及透视费用和化验费用等的一种团体健康保险。

其中,住院费用的给付按照住院天数乘以每日住院给付金额进行计算,每日住院给付金额以及每次住院的天数在团体雇主与保险人签订的合同中都予以规定。治疗费用的确定有两种方法:①表列法,即在合同附件中详细列明各项治疗的费用限额。不同的团体可根据其需要或员工所能承担的范围,将此费用金额乘上某一系数,以调整其限额。保险人按此确定的限额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或代为支付治疗费用)。②根据合理习惯确定每次住院治疗的费用。医生出诊费用以及透视费用和化验费用则通常在保险合同中予以明确规定。值得注意的是,团体医疗费用保险通常将被保险人的门诊医疗列为除外责任,对其发生的门渗医疗费用不予给付保险金。

2. 风险

【答案】风险是指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是可以被感知和认识的客观存在:①风险的这种定义强调的是“损失的事件”的存在。②定义中的“事件”并非特指“不幸事件”。因为风险不仅与损失相联系,而且与盈利相联系。③定义中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在含义上有一定的区别。可能性指客观的存在,不确定性仅仅是风险的特征之一,并不包括风险的全部。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害性、不确定性、可测定性以及发展性等方面的特征。

3. 利润率

【答案】利润率是指保险企业在某一年度利润总额与该年度营业收入总额之间的比率。它综合反映保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利润率是利润指标之一,利润指标是考核保险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经

营各方面的情况。

4. 评价法

【答案】评价法是采用个别方式单独厘定费率的一种方法。每一风险单位按其特性分别制定费率,而不涉及任何风险等级鉴定或计算公式。虽然评价法不科学,但仍然被一些险种采用,尤其是在没有充分、可靠的统计资料的情况下。在开发新险种时,人们常用其他粗略统计资料评价每一风险单位,否则费率无法确定。

5. 年金保险

【答案】年金保险是足指以生存为给付保险金条件,按约定分期给付生存保险金,且分期给付生存保险金的间隔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人寿保险。年金保险的主要形态有:①按交费方式划分,年金保险可以分为夏交年金和期交年金。②按被保险人数划分,年金保险可以分为个人年金、联合年金、最后生存者年金、联合及生存者年金。③按给付额是否变动划分,年金保险可以分为定额年金和变额年金。④按给付开始日期划分,年金保险可以分为即期年金和延期年金。⑤按给付方式(或给付期间)划分,年金保险可以分为终身年金、最低保证年金以及定期生存年金。

6. 网络营销

【答案】保险网络营销是保险公司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功能,销售保险产品、提供保险服务、在线完成保险交易的一种销售方式。具体来讲,就是客户通过进入保险公司的专业保险服务网站,在网上选择该公司所提供的保险产品,如有意愿投保某一险种,则在网上填写投保单,提出投保要约,经保险公司核保后,作出同意承保或者拒绝承保的回复,由投保人在网上或通过其他方式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收到保费后,向其寄发保险单的过程。

根据具体营销方式和运作内容的不同,保险网络营销可以分为无站点网络营销与基于企业站点的网络营销。无站点网络营销是保险公司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站,而是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如电子邮件、新闻组、其他网站等),开展初步的网络营销活动,属于初级的网络营销。保险公司一旦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就可以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营销阶段。

7. 重复保险

【答案】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以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时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险人投保同一危险,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标的的价值。重复保险仅限于非寿险业务。在重复保险的情况下,当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标的所遭受的损失由各保险人分摊,分摊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比例责任分摊方式、限额责任分摊方式和顺序责任分摊方式。我国现行的《保险法》规定,重复保险由各保险人按其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8. 最低保证年金

【答案】最低保证年金是指为了防止年金受领人早期死亡而过早丧失领取年金的权利而产生的年金。最低保证年金分为两种:①确定给付年金,即规定了一个最低保证确定年数,在规定期间内无论被保险人生存与否均可得到年金给付; ②退还年金,即当年金受领人死亡而其年金领取总额低于年金购买价格时,保险人以现金方式一次或分期退还其差额。

二、简答题

9. (1)举例说明什么是责任保险?

(2)举例说明什么是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3)受益人变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

【答案】(1)责任保险,是指以保险客户的法律赔偿风险为承保对象的一类保险。

以公众责任保险为例,如某人到某食业厂办事,在该食业厂区内受到了依法应由企业负责的损害,即是该企业承担的公众责任。因此,各种公共设施场所、工厂、办公楼、学校、医院、商店、展览馆、动物园、宾馆、旅店、影剧院、运动场所,以及工程建设工地等,均存在着公众责任事故风险。这些场所的所有者、经营管理者等均需要通过投保公众责任保险来转嫁其责任风险。

(2)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指公司一年以内的财产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业务按规定从本期保险责任尚未到期,应属于下一年度的部分保险费中提取出来形成的准备金,是在会计年度决算时,对未满期保险单提存的一种准备金制度。之所以规定这种资金准备,是因为保险业务年度与会计年度是不一致的。如某投保人于2012年10月1日缴付一年的保险费,其中2012年的3个月属于本会计年度,余下的9个月属于下一个会计年度。这一保险单在下一会计年度的前九个月是继续有效的。因此,要在当年收入的保险费中提存相应的部分作为下一年度的保险费收入,作为对该保险单的赔付资金来源。

(3)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可以变更受益人并书面通知保险人。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是为避免道德风险,防止投保人、受益人为了获得保险金保险合同约定对于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根据标的的损失和损伤程度按照保险责任计算审核后给付的金额,而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疾病。

10.试述你对现阶段我国保险监管对象和目的的认识。

【答案】保险监管的目的,简要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保护保单持有者,防止其遭受欺诈或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时遭到损失; 审慎监管保险业整体稳定性,防止保险机构过渡集中,确保其适度竞争; 引导保险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社会福利的提高。

(1)维护保单持有者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是保险监管的最根本出发点。因此,监管部门有责任确保财务实力良好的保险公司以公平的价格提供公平的保险合同,为公众分散危险,提供保障,提高社会福利。

(2)确保保险业整体稳定发展。对保险市场实施监管的另一个目标在于保持市场的适度竞争,限制、甚至避免垄断行为或恶性竞争行为,从而有助于效率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并对保险机构的兼并、破产行为实施监管,防止一家保险企业经营不善导致偿付危机的扩散,维护保险业整体的稳定发展。

(3)发挥保险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无论是从稳定生产、生活的角度,还是从调剂社会资金需求、活跃资本市场的角度,保险业的繁荣都将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根据保险法规定,我国保险监管的对象是从事保险活动的机构和人。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保险人(保险公司),被保险人(投保人、收益人),保险中介机构。

(1)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对保险公司的监管主要包括市场准入监管,保险业务监管,保险财务监管,保险公司兼并监管,保险公司整顿监管,保险公司解散、撤销、破产和清算监管等等。

(2)对被保险人(投保人、收益人)的监管主要是诚信监管,即要求被保险人如实告知义务。

(3)对保险中介机构监管。保险中介机构是保险公司和保险消费者之间的媒介,主要包括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