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福州大学建筑学院626建筑学基础之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_____的半球体象征天宇,顶上相轮华盖的轴便是天宇的轴。

【答案】窣堵波

2. 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时期的风格,得名为“_____”。

【答案】都铎风格

3. 亚述帝国最重要的建筑是_____。

【答案】萨艮二世王宫

4. 枯山水用石块象征_____,用白沙象征_____。

【答案】山峦;湖海

二、名词解释

5. 拉丁十字平面

【答案】拉丁十字平面基督教堂形制的一种,是教堂最正统的平面形式,形成于罗马风时期,其十字架的基于长于其它三臂。在这种形式的教堂里,东西向的本堂和南北向的轴廊垂直相交,状如十字架,故得名拉丁十字式。

6. 山岳台

【答案】山岳台是古代两河流域(西亚)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是一种用土坯或夯土砌筑的高台,一般为四层,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有坡道或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

7.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答案】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是指17世纪到18世纪初法国建造的众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纵横三段对称,内部装饰丰富多彩。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大多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凡尔赛宫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图 凡尔赛宫西面中段

8. 巴黎圣母院

【答案】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堂,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始建于1163年,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圣母院的西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其闻名于世的原因在于,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三、简答题

9. 伊瑞克提翁与帕提农在哪些方面有着鲜明的对比?

【答案】伊瑞克提翁神庙与帕提农神庙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柱式

在柱式方面,伊瑞克提翁神庙用爱奥尼柱式;帕提农神庙采用多立克柱式。

(2)对称

在对称方面,伊瑞克提翁神庙采用不对称的、复合的形体;帕提农神庙采用对称的、单纯的长方体。

(3)建筑风格

在建筑风格方面,伊瑞克提翁神庙活泼轻巧;帕提农神庙则凝重端庄。

(4)装饰

在装饰方面,伊瑞克提翁神庙的装饰虽然繁富,但本色淡雅;而帕提农神庙的装饰则金碧辉煌。伊瑞克提翁神庙以朝南的白大理石对比帕提农神庙朝北的柱廊。

10.意大利中世纪罗曼式建筑代表是什么?有什么建筑特色?

【答案】(1)意大利中世纪罗曼式建筑代表

意大利中世纪罗曼史建筑代表是比萨主教堂。

(2)建筑特色

组成建筑的教堂、洗礼堂和钟塔虽然形体各不相同,但由于其构图手法一致,如外墙都是用红白相间的云石砌成,都饰有同样的层叠的半圆形的连列券,所以风格和谐而统一。

11.日本建筑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有哪些?

【答案】民族特色体现为利用和展现建材的特性和质感;艺术风格较为洗练简约、优雅洒脱。

(1)一个民族的建筑特点总是最典型地表现在居住建筑上寺院同邸宅、别业相结合,寺院的许多建筑手法都不同了,例如:地板架空,四周出平台;板障和门都是轻质的,从顶棚到地面一扇一扇左右推拉的等等,这些本来都是日本居住建筑的典型手法。

(2)阿弥陀堂采用邸宅的形制,一正两厢,厢房和正寝之间距离较远,用廊子连接,称为“寝殿造”。它们充满了贵重材料做的装饰,光彩夺目,板障上和门扇上画着西方净土的旖旎风光,四周是园池林木。这些阿弥陀堂代表着当时日本建筑和工艺的最高成就。

(3)13~14世纪,佛教建筑中主要的流派有“和式”(或称“日本式”)、“唐式”(或称“禅宗式”)、“天竺式”(或称“大佛式”)和“折中式”。这些流派都一反11世纪阿弥陀堂的华丽,趋向质素刚健。

12.试论述雅典卫城的布局、经验手法和单体成就。

【答案】(1)雅典卫城的布局

雅典作为最民主的城邦国家,卫城发展了民间自然神圣的、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高低错落有致。为了同时照顾山上山下的观赏,主要建筑物贴近西、北、南三个边沿。供奉雅典娜的大庙帕提农从前在山顶中央,重建时移到南边,人工垫高了它的地坪。

(2)雅典卫城的经验手法

综合了原来分别流行于大希腊和小亚细亚的多立克艺术和爱奥尼艺术。

(3)雅典卫城的单体成就

①雅典卫城继承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勇于创新,欢唱人民在保卫独立、争取民主和征服自然的斗争中的英风豪气。

②它集中体现了希腊艺术的精神: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13.古西亚建筑的成就?

【答案】古西亚建筑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了以土为基本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手法,包括夯土墙一一土坯砖和烧砖、面砖、彩色玻璃。住宅和宫殿一般用土述砌墙,墙体厚重。房顶的做法是在土坯墙头排树干,铺芦苇,再拍一层土。

(2)早在公元前四千纪之末,出现了券拱技术,但因为缺乏燃料,砖的产量不大,所以券拱结构没有发展,只用于仓库、坟墓和水沟,住宅、宫殿和庙宇只在门洞上发券。

(3)公元前三千纪起,宫殿和庙宇的大门的形制逐渐形成:一对上面有雉堞的方形碉楼夹着拱门。拱门门道两侧有埋伏兵士的龛。这种门制为西亚大型建筑物普遍采用,并且传到古埃及。

(4)色彩斑斓的饰面技术。两河流域下游古代建筑对以后影响最大的是它的饰面技术和相应的艺术传统。琉璃砖、土坯墙的保护和建筑物的彩色饰面因为有了琉璃砖而大大提高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