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凯旋门
【答案】凯旋门是古罗马时期产生的,为了炫耀战争胜利而建的一种建筑风格。它采用方方的立面,高高的基座和女儿墙,3开间的券柱式,中间1间采用通常的比例,券洞高大宽阔,两侧开间比较小,券洞小,上面设浮雕。
2. 洛可可
【答案】洛可可是8世纪20年代,法国古典主义晚期出现的一种室内装饰风格,它追求柔媚细腻的情调,通常用各种曲线和涡卷,爱用娇艳的颜色,是富贵气的装饰。其代表作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或尚蒂依小城堡的亲王沙龙。
3. 拱形线脚
【答案】拱形线脚是由整个半圆和中间断裂的半圆相间组成的线脚,底部还有半个突出的钉状物,如同在一个完整的图案中截取下来的一样,这也是一种独特的“不完整性”装饰线脚。
4. 马赛克装饰图案
【答案】马赛克装饰图案是拜占庭时期重要的装饰图案,承袭自古罗马。由于制作工艺的提高使得马赛克的色彩与种类更多样,样式更加活泼,风格更加奢华。此时的马赛克不仅用来装饰地面和墙面,还被镶嵌在建筑顶部,并出现了表面镶嵌金箔的马赛克。
二、简答题
5. 简述中世纪哥特教堂的结构及内、外部空间特征。
【答案】(1)中世纪哥特教堂的结构特征
①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
②使用独立的飞扶壁;
③使用两个圆心的尖券和尖拱。
(2)中世纪哥特教堂的内部空间
由于技术的进步,中厅越来越高,12世纪下半叶之后,一般都在30m 以上。拱券尖尖,骨架券从柱墩上散射出来,有很强的升腾的动势。从13世纪起,柱头渐渐消退,支柱与骨架券之间的界线很弱,甚至消失,仿佛骨架券是支柱向上的延伸,垂直线统治着所有的部位。于是,看上去
不是拱顶覆盖着内部空间,不是支柱负荷着拱顶,而是整个结构都从地下生长出来,枝干挺拔,向上发散。
(3)中世纪哥特教堂的外部空间
外部富有装饰。其向上的动势也很强,所有建筑局部和细部的上端也是尖尖的。作为装饰和赞美城市的纪念碑,哥特建筑外部更多地体现着以工匠和小商人为主体的市民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炫耀着工匠们的卓越的技艺和城市的富足、独立
6. 古埃及建筑的成就及艺术特点?
【答案】(1)建筑成就
①掌握了突出建筑纪念性的基本构图原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体形简单,明确的轴线对称处理,纵深构图,严肃永恒压抑和神秘。
②利用大自然来加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③大量应用雕塑。
④明确了建筑可以作为统治和镇压的精神力量。
⑤出现了柱式的雏形。
(2)艺术特点
①金字塔的艺术表现力主要在于外部形象。金字塔在白云黄砂之间展开,气度恢宏。
②金字塔位于沙漠边缘,在广阔无垠而充满了神秘感的沙漠前,金字塔这样高大、稳定、沉重、简洁的形象才有纪念性,它们的方锥形才有表现力。
③金字塔的艺术构思体现了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
④金字塔带着强烈的原始性,其艺术思维是直觉的、原始的。
⑤金字塔体现着古埃及劳动人民卓越的起重运输和施工技术、对建筑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雄健魄力。
7. 朝鲜和日本主要继承了中国哪个朝代的建筑风格?
【答案】朝鲜和日本自古就同中国有亲密的文化交流关系。他们古代的建筑和建筑群,无论在平面布局、结构、造型或装饰细节方面,都同中国有共同的或相近的特点。由于交流的关系始终不断,所以中国建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变化,在朝鲜和日本的建筑里都有所反映。不过,他们最全面和最大量地吸收中国文化的时期,正当中国的唐朝,此后的吸收,在规模上和组织性上都远远不及。所以,朝鲜和日本的建筑中保存着比较浓厚的中国唐代建筑的特色。
8. 肆意洛可可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案】肆意洛可可的主要表现有:将巴洛克和洛可可的题材、式样、手法混用,恣纵无度、
毫无节制、娇艳妩媚、放荡不堪。其代表作包括:阿夏芬堡宫、乌兹堡寝宫、尊阁宫、波茨坦新宫。
三、绘图题
9. 拜占庭建筑的帆拱的示意图。
【答案】
图
10.新巴比伦城的伊什达城门
【答案】
图
四、论述题
11.多利克柱式与爱奥尼柱式的比较。
【答案】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柱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风格
多立克柱式沉重、粗笨,反映着农业地区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爱奥尼柱式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反映着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们的艺术趣味。
(2)柱式比例
多立克柱式比例粗壮,开间比较小;爱奥尼柱式比例修长,开间比较宽。
(3)檐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