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733土地资源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士地资源保护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1)土地资源保护是通过法律的、行政的和科学技术等手段,保护土地资源小受破坏的工作。土地资源保护的根本措施是植树造林,对己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耕种、保护培养,并要节约用地,要防治土地沙化、盐碱化; 对已开垦的土地,如山地、海涂等必须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做出全面安排和统筹规划,使海涂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2)我国土地资源保护的主要内容

①退化土地,即水土流失的土地、沙漠化的土地、次生盐渍化土地、污染土地的防治及保护; ②对基本农田保护与耕地质量的保护,不仅包括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还包括保证基本农田质量不减退。

2. 如何划分土地评价单元?

【答案】土地评价单元划分的依据是:评价对象的变异程度、评价目标的精度要求、土地调查所能达到的程度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综合考虑这此因素划分土地评价单元,不同时期、小同地区、不同内容的土地评价划分土地评价单元的方法都会有所不同,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以土壤分类系统为基础划分土地评价单元直接利用土壤分类系统的某一级作为评价单元,如农用耕地的土地评价直接以土种的分类单元为评价单元。

(2)以土地类型分类系统为基础来确定土地评价单兀土地类型是根据土地构成的全部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体的相对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的结果,它反映了土地的气候、地学、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的相对均一性和差异性,也表现了人类活动结果的相对均一性和差异性,因此将土地类型作为土地评价单元是比较理想的。

(3)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确定土地评价单元按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制图单元一一自然地块或耕地规划单元以及种植地段等一一划分土地评价单元。这些地块为评价单元揭示了最小土地单元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其缺点是,一般只适合于大比例尺、详细比例尺的土地评价。

3. 土地人口承载力有哪几种计算方式? 投入水平和营养水平是如何确定的?

【答案】(1)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计算方式

土地人口承载力具体的计算方式基本上可分两种:

①按每年人均多少千克粮食计算。

②按每人每天需多少卡的热和多少克的蛋白质,按不同年龄、不同劳动强度与不同性别的人

折合为一个“平均人”,并将不同作物产品分别折合成热量与蛋白质量,并折算为相应的农业生态区内的单位面积的生产量,两者相除即得单位面积土地所能承载的人口潜力。

(2)投入水平和营养水平的确定

投入水平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改善土地状况的基础性投入; 二是具体生产过程中的常规生产性投入。根据相应的联合国的投入水平的分级指标来确定投入水平。

营养水平则根据当地居民的人均膳食热量和蛋白质等的数量和比值来确定。

4. 试述土地评价的作用。

【答案】土地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土地评价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最客观的依据,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

(2)为估计土地利用和经营好坏服务。通过土地评价,可以对土地经营活动中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如果产出大于投入,土地经营者就有经济效益,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就可以知道土地经营效果的大小程度。

(3)为土地交易服务。土地交易一般要求对土地进行估价,而土地评价形成的土地分等定级结果是土地估价的基础资料乃至主要依据。可见,土地分等定级的结果是土地交易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同时,也可以为土地使用者选择土地提供指南。甚至,土地估价就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评价,即对土地经济价值的评价。

(4)为土地税收服务。土地评价可为土地税收工作提供有用的基础资料。

(5)为土地管理服务。可以使土地资源达到最好的配置,使其开发、利用、保护做到合理、高效、持久,这一切必须依据土地评价的结果。

5. 我国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1)土地资源退化严重主要体现在:

①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②牧草地退化;

③土地荒漠化和沙化;

④土地次生盐渍化、潜育化加重;

⑤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2)非农建设用地扩大,耕地数量继续减少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点、工矿和交通用地等非农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的总量大幅度下降。中国耕地减少,必将加重本已紧张的人地、人粮矛盾,直接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城市用地规模过大,建设外延扩展,热衷于城镇升格,用地盲目增加,土地利用率低。

耕地数量减少引起的质量损失十分惊人,一是高质量耕地尤其是水田占用多,开发补充少; 二是南方耕地净减严重,粮食生产能力损失较大; 三是建设占用大多是城镇周围和交通沿线的质量

高、长期投入积累多的良田,而开发复垦增加的耕地,质量较低。

(3)土地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工业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地。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增加,加剧了对农地的污染,造成大气、土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环境和农产品的严重污染,对生态系统和环境带来很大危害,对农业生产发展构成威胁。

6. 阐述土地、土地资源的概念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答案】(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又是一个自然一一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土地的基本特性,具有自然和经济的两重属性。 ①土地的资源特性

土地的资源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性; 区域性; 动态性; 可更新性; 多功能性; 有限性; 不可替代性。

②土地的资产特性

土地不仅具有资源的属性,而且具有社会资产的特性,资产特性主要体现在:商品特性产权特性; 增值特性; 不动产特性。

二、论述题

7. 影响土地资源类型分布、质量特征和利用的气候学因子有哪些方面?

【答案】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

(1)太阳辐射又包括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等因子; 光照强度简称照度,是指正常人眼对0.4~0.7μmm 可见光的平均感觉程度; 光照长度简称日长,是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落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日长因纬度不同而异; 光照质量是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部分的比例,它随纬度、海拔高度、人气干燥度及季节的不同而异。

(2)热量包括温度、积温、无霜期、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等因子; 温度的纬度变化是形成地表气候带的热量基础,地表及土地资源利用的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均由温度来控制。积温是指日平均温度的累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 10℃积温,即一年内活动温度的总和或一年内口平均气温>10℃的温度总和。无霜期是每年的终霜期与初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它与温度生长期有关,但,但两者并不相等,多年极端低温有杀伤性低温、抑制性低温等,与极端低温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长短等有关; 也与小气候条件有关,特别是在一些过渡性地区,对这种气候条件要特别加以注意和研究。

(3)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的宏观布局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凡对流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