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818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语言艺术]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4
● 摘要
一、解释概念
1. 新闻框架
【答案】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或准则),并由此诞生“新闻框架”的学术概念。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如新闻价值规律)的制约,它们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一般而言,新闻事件大都具有复杂的多种属性,由于时效性和新闻文本特性的要求,新闻记者不可能在一篇报道中事无巨细地罗列这些属性,而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主要属性,并把它纳入到一定的框架之中。
2. 《火星报》
【答案】《火星报》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机关报。1900年12月24日,由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创办于德国莱比锡。其报名来源于普希金的诗句:“行看星星之火,已战燎燃之焰。”。该报为党制订了纲领草案,并筹各了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03年,该报发生分裂。以列宁为首的多数派退出了编辑部。自此,该报变成了少数派的喉舌。
3. 新闻媒介的个性
【答案】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某一新闻媒介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与其他新闻媒介的不同之处。包括:以新闻报道的迅速及时见长,尽可能作现场报道、发表独家新闻; 以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取胜; 以发表具有独到见解的评论为世人瞩目; 以编排的新颖活泼、具有独创性显得抢眼; 以社区新闻、国际新闻或煽情新闻来显示个性。
4. 电子时代
【答案】电子传播时代,是一个十分宏观的概括,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是指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子传播。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一系列的重要发明,标志着电子新闻传播时代的到来。如电报、电话、留声机、摄影机、无线电报和广播电视等。电子传播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收受信息的诸多智力限制,使新闻传播进一步成为真正的大众化传播,也使新闻传播真正成为一种全球化的传播、无边界的传播,使信息自由流动在潜力上进入一个新的伟大的时代。
第 1 页,共 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