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大学1401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全程序空白实验?
【答案】以水代替实际样品,其他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步骤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
2. 用碘量法测定含
的试液中的浓度。用简单流程表明主要步骤、所用试剂、滴定
剂、指示剂及浓度的计算公式。[四川抗菌素研宄所2006研]
【答案】(1)简单流程表明主要步骤、所用试剂、滴定剂、指示剂如下所示:
(2)设
的浓度为
涉及的反应有:
3. 为了测定某污水中入过量的
的含量,移取一定量的试液,加入pH=10.5的氨性缓冲溶液,然后加
标准溶液,以铬黑T 为指示剂,再用EDTA 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实验表明,当
用EDTA 返滴定至蓝色终点时,稍过片刻,颜色立即返为紫红色,其原因何在?为了正确判断滴定终点并获得较好的准确度,应如何改进上述操作?
【答案】当用EDTA 返滴定过量的显色,故又返为红紫色。为此,
可将生成的
. 至蓝色终点时,
沉淀离解出的
又与铬黑T
沉淀过滤、洗净,然后再取滤液进行返滴定,
这样,就可正确判断终点并获得较好的准确度。
4. 对于组成、粒度大小都极不均匀的试样,应该采取怎样的处理步骤?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处理步骤?
【答案】应进行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处理,以确保试样具有代表性。
5. 药典规定
C 干燥至恒重的标准溶液的标定操作如下:取120°
约
0.15g ,精密称定,置碘量瓶中加水50mL 溶解,再加KI 2g,轻摇使溶,加稀硫酸40mL ,摇勾,密塞。在暗处放置l0min 后,加水50mL 稀释,用
(1)为什么称取约0.15g 的
?
第 2 页,共 25 页
标准溶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
剂3mL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而显亮绿色,即为终点。请回答
(2)为什么在碘量瓶中进行?
(3)为什么加KI 后,需要在暗处放置l0min? 若放置时间过短,终点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4)滴定前为什么要加水稀释?
(5)为什么近终点时才可加入淀粉指示剂?
(6)加水50mL ,加KI2g ,加稀硫酸40mL ,用什么量器量取? 【答案】(1)有关反应如下:
故
若滴定使用的是50mL 滴定管,控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在30mL 左右,则应称取量为:
(2)KI 加入后,在酸性条件下就会发生上述的置换反应,会有大量的析出,因为具有挥发性,
为防止
的挥发,此反应需要在碘量瓶中进行。
必须有充分的反应时
给标定结果带
(3)因为置换反应速度很慢,为保证反应进行得完全,析出定量的
的质
间。由于在光照射下,在酸性溶液中更容易被空气中的氧而氧化,析出过量的
来很大的误差,所以在暗处放置l0min 。放置的时间过短,置换反应不够完全,在以后的滴定过程中会不断地有析出,造成终点“回蓝”,使终点难以正确判断,从而影响标定结果。
(4)滴定前将溶液加水稀释,目的有两个:
①降低酸度;滴定反应需要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若不稀释,则酸度较强
,发生分解,而且r 也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是绿颜色的,当浓度很大时,颜色
的颜色变浅,为亮绿色,有利被淀粉吸附得很牢固,在近
会
②使被滴定液的颜色变浅。在置换反应中,
反应产物于滴定终点的观察。
较深,使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不明显,用水稀释后浓度降低,
(5)指示剂如在滴定前就加入,
由于溶液中的大量存在,终点时不易立刻与
作用,使蓝色褪去迟缓而产生终点误差。
(6)水50mL 和稀硫酸40mL 用50mL 量筒量取;2g KI用托盘天平量取。
6. 作为基准物质的试剂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标定下列标准溶液分别选用的基准物质是什么?
【答案】(1)作为基准物质的试剂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是答:组成与化学式相符;纯度>99.9%; 化学稳定性好;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2)标定题目中所给标准溶液选用的基准物质依次是
第 3 页,共 25 页
二、计算题
7. 有一线色散率为1.25mm/nm的光栅单色仪被用来分辨钠双线:589.0nm 和589.6nm , 理论上,应需要多大的狭缝宽度?(提示:光谱有效带宽可以认为是两条谱线波长差的一半)
【答案】因为光谱有效带宽是两条谱线波长差的一半,完全分辨钠双线的有效光谱带宽为:
线色散率为:
倒线色散率为:
利用带宽公式即可求出狭峰宽度为:
8. 设计测定
【答案】(1)步骤一:
(2)步骤二: 直接用甲醛法测
中的
反应式为:
再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变红。
9. 吸光光度法测定
时,得到数据如表:
表
(1)列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2)求出未知液中(3)求出相关系数。 【答案】(1)
求回归系数n 和b 分别用下式计算:
第 4 页,共 25 页
混合液中两种组分浓度的分析方案(指出滴定剂、
必要条件、反应式、指示剂,列出分析结果计算式)。
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