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血管内科(医学高级)题库>心力衰竭题库

问题:

[多选] 洋地黄中毒常见的心律失常有()

A . A.室速
B . B.房颤
C . C.房性期前收缩
D . D.窦性停搏
E . E.室性期前收缩

小儿上下口唇紧聚,不能吸吮,称为() 口张。 口噤。 口撮。 口振。 口动。 男,23岁,反复发作黏液脓血便伴左下腹痛3年余。多次大便细菌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否认结核病史及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史,否认疫水接触史。PE:T37.8℃,HR95次/分,贫血貌,心肺(-),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及明显包块。Hb70g/L,WBC11.5×109/L,其中N72.5%,L24.8%,ESR38mm/h,CRP45mg/L,PPD试验(1:10000):(-),结核芯片:LAM抗体、38kD及16kD抗体均阴性,大便常规:RBC(+),WBC(-),多次大便细菌培养均阴性。血CEA及CA199均正常水平。X线钡灌肠示乙状结肠及直肠黏膜粗乱,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变细。为尽量减少肠道非特异性浓聚的影响,99mTc-HMPAO-WBC肠道炎症显像时,图像采集最佳的完成时间是()。 A.注射显像剂后2h内。 注射显像剂后3h内。 注射显像剂后4h内。 注射显像剂后6h内。 注射显像剂后12h内。 注射显像剂后24h内。 奋森螺旋体最常见所致疾病是() 梅毒。 咽峡炎。 皮肤感染。 猫抓病。 流行性斑疹伤寒。 对高度怀疑肠结核的病例,下列哪项最有利于临床诊断()。 患者曾诊断为肺结核。 抗结核治疗2~6周有效。 PPD试验阳性。 有腹痛、腹泻、右下腹压痛。 有午后低热及盗汗。 患者,女,20岁,四肢不自主颤动1年,1年前与人争吵后感右手活动不灵、颤动,症状逐渐加重,约1个月后左手和两下肢也出现颤动。经某地精神病院诊断为神经症,住院治疗1个月不见好转。后经针灸和中药治疗略有好转,仍诊断为神经症。回家后症状很快复发,因肢体震颤而不能写字和劳动,遂又来诊。查体:神志清,表情欣快,肤色略黝黑,四肢大幅度地节律性异常运动,如扑翼样,头颈也有伸屈的节律性颤动,其异常运动在随意运动时加重。感觉正常,腱反射两侧等叩,病理征阴性。患者还可能出现下列异常,除了() A.骨质疏松。 脾功能亢进。 智能减退。 精神障碍。 末梢神经炎。 洋地黄中毒常见的心律失常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洋地黄中毒常见的心律失常:洋地黄引起心律失常的机制:①缩短心房肌、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加快其动作电位4相舒张期自动除极化速度,导致心房、心室肌异位兴奋性增加,特别是室性异位兴奋性增加,可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三联律,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及室颤等。②增高迷走神经张力,同时可以直接抑制房室结传导,并可增加窦房结与房室结对迷走神经及乙酰胆碱的反应性,因而可出现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高度甚至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