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东住院医师耳鼻咽喉科学题库>广东住院医师耳鼻咽喉科学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成人破裂孔邻近咽隐窝上界()。

A . 1cm
B . 2cm
C . 5cm
D . 3cm
E . 4cm

男,54岁,1年前日常活动后出现胸骨后疼痛,每日2~3次,近2月发作次数增多,每日5~6次,轻微活动也能诱发,发作的心电图ST段呈一过性水平压低,应诊断为() 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中间综合征。 变异型心绞痛。 流行学研究设计中,关于匹配说法错误的是() 一般来说,对某一因素的匹配可以消除该因素引起的混杂。 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混杂因素、提高研究效率。 在队列研究、实验研究中都可以采用匹配来控制混杂因素。 对某一因素的匹配也就会失去对这一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的机会,丢失了该因素信息。 流行病学研究中,匹配因素越多越好。 麻风病的诊断依据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皮损伴明确的感觉丧失。 周围神经粗大,伴相应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和肌无力。 皮肤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 组织病理检查有麻风特异性改变。 上述四项中有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可以确诊。 患者,男46岁,超声体检发现左肾病变,呈圆形,边界清晰,整齐光滑,直径1.0cm,肿物内无回声,后方回声明显增强。根据声像图特征,诊断是()。 肾囊肿。 肾囊肿合并感染。 肾囊肿合并出血。 肾肿瘤。 以上都不正确。 光毒反应性药疹的特点不包括() 多发生于曝光后7~8小时。 只出现在曝光部位。 任何人均可发生。 皮疹与晒斑相似。 有一定潜伏期。 成人破裂孔邻近咽隐窝上界()。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