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南阳师范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事件中最为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各革命阶级进行联合斗争并取得重大成果的是( )。
A. 五卅运动
B. 国民革命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B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文化【解析】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运动,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但是新文化运动没有同工农运动结合,而是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初期以青年学生为主体,后期主要是工人阶级为主体,并发展为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1925年5月,五卅运动爆发,既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也表明了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动摇性和妥协性的一面。五卅运动后,革命风暴扩展到全国。广州、北京、南京、武汉、天津、长沙、济南、徐州、青岛等数十个城市的人民群众纷纷集会、游行示威或罢工、罢课、罢市,反对帝国主义的暴行。一些地方的农民也加入斗争的行列。全国投入到这场斗争的群众约达1200万人。这是“五四”后出现的又一次全国规模的反帝斗争高潮。这次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力量和革命统一战线的作用,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国家提出的三面红旗是( )。
A. 整党整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B.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C. 阶级斗争人民公社化大跃进
D.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答案】B
【解析】一九五八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一九六〇年五月以前曾被称作“三个法宝”,五月以后又称为“三面红旗”。历史的检验已经证明,“三面红旗”是“左”的指导思想的体现,不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胜利的旗帜和法宝。在总路线指导下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但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而且还损害了党的建设。
3.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 )的重大决策。
A.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案】A
【解析】中共十四大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科学地分析了国内外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
,基础上,于1995年5月6日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的重大决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也是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首次把“科教”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
4. 毛泽东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间相继写成三部著作,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下列著作中,( )不在此列。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井冈山的斗争》
C. 《论持久战》
D.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答案】C
【解析】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开辟、红军队伍的扩大,表明中国革命已经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但中央一些领导人对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极端意义和革命重心应向农村转移的问题并不理解,而仍然坚持“城市中心”。因而有必要对农村武装割据问题进行理论上的说明,以推动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毛泽东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探索,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相继写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这些著作总结了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和开辟农村根据地的经验,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5. “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小轻言牺牲。”“否则即当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这是国民党哪次会议时蒋介石提出的? ( )
A. 国民党五大
B. 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
C. 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
D. 制宪国大
【答案】A
,作了事【解析】1935年“华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达成了“何梅协定”
变以来最大的退让。是年11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大上作了“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
平; 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不轻言牺牲”的著名讲话,第一次公开表露了作最后抵抗的打算。会后,蒋介石接替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院长,清除了行政院内的亲日官僚,国人目其为国民政府对日方针的重大变动。
6. 现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中,( )代表著作是《新唯识论》
A. 牟宗三
B. 冯友兰
C. 贺麟
D. 熊十力
【答案】D
【解析】新唯识论(文言文本)是熊十力先生精思十年的结晶,熊先生改造佛学、自创体系是有一个过程的。他在青年时代参加辛亥革命前后曾认真研究过我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学。一九二零年前后由儒转佛,研究大乘空有二宗。从一九二三年作者在北京大学讲授的唯识学概论,到一九二六、一九三零年的新唯识论稿本,作者一步一步扬弃唯识,归易学,遂有一九三二年的新唯识论问世。
7. 1946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国人称为“新二十一条”,主要是因为( )。
A. 其内容与“二十一条”相似
B. 有利于美国独霸中国
C. 美国从中攫取了各种特权
D. 直接导致国统区经济崩溃
【答案】B
【解析】“二十一条”的主要特征是袁世凯为了做皇帝而大量出卖国家主权,而国民党政府与
,在内容上包括了中美国政府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在范围上包括了“中国领土全境”
国人民在本国领土上万难享受的各种权利,严重侵害了中国的经济主权,有利于美国独霸中国,是蒋政府把中国作为美国附属国的重大标志之一。
8. 下列关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中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现象有所改观
B. 工业中心由东南沿海向北发展
C. 战后经济在外资打击下萎缩
D. 中国经济的明显半殖民地化
【答案】D
【解析】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经济没有出现明显的半殖民地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