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认知过程
【答案】认知过程一般指感觉、知觉、学习和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就是认知过程。
2. 启发式
【答案】启发式是一种间题解决策略,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式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常用的策略有手段一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经常运用启发式。
3. 高原期
【答案】高原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定阶段,此阶段,产生学习效率降低,学习进步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滞的现象。高原期是练习成绩一时性的停顿现象,它与生理的极限和工作效率的绝对顶点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的技能学习中都必然存在。人类在任何学习中,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高原期”。产生原因主要有:心理障碍、方法障碍、知识障碍、思维障碍等,研究发现,旧的技能结构的限制可能是引起高原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4. 静息电位
【答案】静息电位指当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测到的电位变化。当细胞不活动时,细胞膜处在极化状态,以膜外电压为0,则膜内电压为约-5070mV 时的电位。这时细胞膜外呈正电性,而膜内呈负电性,且用微电极可测出细胞内外有-70mV 的电位差。当神经元受到电或者化学刺激时,神经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就会改变,引起膜电位变化,进而引起神经冲动。
二、简答题
5. 请举例说明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关系。
【答案】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和知觉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心理过程。
(1)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产生的。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对某个物体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精确,对该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
比如,我们在判断一个物体是“红旗”时,我们的感觉加工的是关于“红色”、“长方形”等与“红旗”有关的各种个别属性,而我们的知觉就是整合感觉加工的有关“红旗”的个别属性,然后根据己有的知识经验判断其是“红旗”。
(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感觉和知觉虽有密切联系,但又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
①感觉和知觉是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的产生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过程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有密切关系,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的产生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物体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有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
②由感觉到知觉,其间要经历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即个体依赖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有选择的对感觉加工的各种属性进行整合,形成对事物的一个整体印象。个体整合感觉信息的过程受其当时的兴趣、需要、动机和情绪的影响。同时,人的态度和需要也会使知觉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③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知觉并不是感觉信息的简单相加。比如,我们看到一个正方形,它的成分是四条直线。但是,把对四条直线的感觉相加在一起,并不等于知觉到一个正方形。我们日常看到的不是个别的光点、色调或线段,也不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刺激特性,而是由这些特性组成的有结构的整体,如房屋、树木、花草、人物等。
6. 简述知觉的四种特性。
【答案】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四种特性,具体简述如下:
(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对外来的刺激进行有选择的加工的过程。被选择的是对象,未被选择的其他刺激成为背景。人对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反映效果是有所区别的。知觉对象的形象较为鲜明,轮廓较为清楚,结构也较为完整; 作为知觉背景的事物形象则较为模糊不清,结构也不确定,似乎在知觉对象的后面。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故整体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不是只对其中一个属性或某个部分来加以反映,而是把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映象。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对事物正确、完整、深刻的知觉与人对该事物的理解程度有关。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
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知觉恒常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形状恒常性
当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人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形状的恒常性。
②大小恒常性
当人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而知觉到的大小却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
③明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称为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④颜色恒常性
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而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
7. 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1)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无好坏之分。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比中。性格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个体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性格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2)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二者的性质不同。性格更多地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具有社会化特性,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气质是先天形成的,受遗传影响很大。
8. 简述似动知觉及其种类。
【答案】(1)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n 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运动的心理现象。
(2)似动知觉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①PHl 现象(即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等)按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
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种现象就是PHl 现象。
②诱导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称作诱导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