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记数使用连词“又”“有”“出”与否是一种语法现象——词与词的组合方式问题。运用频率高、而使用与否有明显的时代性。可以用来鉴别先秦载籍的年代。但先秦载籍材料有限。可供布撒的时点太晚且这些古书的成书时代也并不确切。后人说法分纭,以致对在使用“有”字的下限与不用“有”字的上限难以确定。因此以此作为断代的辅助条件也就不大问候语确、可靠。不过,从殷商以来直到战国时期的地下文字资料可用来解决这下问题。这些地下文字资料十分丰富。它们的成文年代或相对年代是可考的。这比先秦载籍的成书年代要可靠而且确切得多了。这些古文字材料,很清楚地展现防民数时使用“又”字的产生、发展、成熟、衰变及消失的轨迹。对这些现象进行归纳、整理、不仅对汉语史的研究是必要的;而且,对考订先秦古书的成书年代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对时代不明的出土文字资料,也可以起一个辅助断代的标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