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801法学综合二之刑法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合同无效后,一方当事人请求对方当事人返还因无效合同取得的货物,此种请求权属于( )

A. 所有物返还请求权

B.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C. 侵权返还请求权

【答案】B

【解析】A 项,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属于物上请求权,物上请求权是基于物权的绝对性特点而发生的效力。依据《物权法》的规定,动产物权自交付时转移,因此,本题中货物的所有权自交付时就已转移,一力一当事人无法基于所有权而行使所有物返还请求权。B 项,《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了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本题中,由于合同无效,一方当事人取得货物的合法根据消失,所以对方当事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C 项,本题中不存在侵权行为,也就不存在侵权返还请求权。

2. 关于英国普通法(Commonlaw )的概念,以下哪一种表述是正确的。( )

A. 是一种通俗的法律

B. 是一种习惯法

C. 是通行于全国的法律

【答案】C

【解析】英国普通法是指12世纪左右开始形成的一种以判例形式出现的适用于全国的法律。

3. 在特别程序审理过程中,如发现所受理的案件属于一般民事权益争议,人民法院应当( )

A. 继续审理

B. 裁定中止特别程序

C. 裁定终结特别程序

【答案】C

【解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在依照本章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本案属于民事权益争议的,应当裁定终结特别程序,并告知利害关系人可以另行起诉。

4. 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死亡时,需要等待继承人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 )

A. 终结诉讼

B. 中止诉讼

C. 延期审理

【答案】B

【解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①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②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③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④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⑤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⑥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5. 针对《刑法》的适用范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我国《刑法》采用的是普遍管辖原则,即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B. 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活用我国刑法,但是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停靠的国家不认为是犯罪的除外

C. 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采用的是以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为辅的原则

【答案】C

【解析】AC 两项,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刑法,都是以采用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原则。我国刑法有关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也是这样的刑事管辖权体制。B 项,我国刑法典第6条第2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6.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根据全民公投结果,宣布独立。但北南苏丹双方仍存在边界划分、石油资源分配、阿卜耶伊地位、外债分担等未决问题,这种情况下下列关于承认南苏丹主权的陈述,错误的是( )。

A. 边界划分、石油资源分配、阿卜耶伊地位、外债分担等问题均不影响南苏丹的独立

B. 如果北苏丹承认了南苏丹的独立,其他国家就可以承认

C. 其他国家不应急于承认,应该观望一段时间

【答案】B

【解析】既存国家是否承认新国家,是国家单方面的政治行为。因为国际法并未加诸各国承认新国家的义务,也没有赋予新国家获得别国承认的权利。一国是否承认新国家是其主权范围内的事,由其根据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需要自由决定。

7. 中国多次对外宣布“绝不率先使用核武器”,关于这一声明,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A. 这一声明构成中国的一项国际义务,中国必须受该声明的约束

B. 这是一种政治表态,并不产生法律卜的意义

C. 这是一国单方面的行为,非条约或者习惯法的规则,对中国没有拘束力

【答案】B

【解析】共同签署的条约或公约产生国际义务。虽然不是条约也不是习惯法但是作为一种政治态度,还是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

8. 中国尚未批准的人权条约是( )

A.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B.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C.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答案】B

【解析】A 项,我国于1983年4月18日批准《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B 项,我国于1998年10月5日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但仍未批准。C 项,我国于2001年3月27日批准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9.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宋代“折杖法”规定所有刑种均可折杖行刑

B. 唐律规定共同犯罪中确定首犯的一般标准是“造意者为首”

C. 中国古代法家强调以严刑峻罚推行法治

【答案】A

【解析】A 项,宋朝的刑罚制度,基本沿袭唐代的五刑,以答、杖、徒、流、死为基本刑制,但《宋刑统》又有所改动,创制了折杖法,用决杖来代替答杖徒流四刑,并不是所有刑种均可折杖行刑。B 项,唐律明确二人以上故意犯罪即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区分首、从的方法,即“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所谓造意者,即倡首先言的主谋。C 项,秦自商鞍变法以来,便一直奉行法家重刑主义的法制原则,即强调以严刑峻罚推行法治。

10.自助行为的目的是允许权利人保护自己的

A. 支配权

B. 请求权

C. 形成权

【答案】B

【解析】自助行为是权利人为保护自身请求权的实现,在情势紧迫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予以保护的情况下,实施的扣押、破坏、毁损他人财产,拘束他人自由的合法措施。实施自助行为必须符合如下要件:①存在请求权; ②情势紧迫; ③不能及时得到国家保护。

二、简答题

11.简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及其构成特征。

【答案】(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