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大学联合培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825普通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

【答案】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人类和环境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科学。

2. 长日植物。

【答案】长日植物是指在24h 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如延长光照或在暗期短期照光可促进或提早开花,相反,如延长黑暗则推迟开花或不能成花。典型的长日照植物有天仙子、小麦等。

3. 端粒。

【答案】端粒是线性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特定的DNA 序列和蛋白质组成。对细胞的正常复制至关重要。

4. 抗体。

【答案】抗体是指机体产生的针对相应抗原的免疫球蛋白,其结构决定了其特性和功能,相对异科动物或个体也具有抗原性。

5. 动粒。

【答案】动粒是附着于着丝粒上的一种细胞器。在每一着丝粒的外侧蛋白质复合体组装其上,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并有少量的RNA 和DNA ,是有丝分裂时纺锤体微管附着于染色体的部位。

6. 趋异进化。

【答案】趋异进化是指同源生物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有不同的进化趋势,某些方面变得不相同的现象。

7. 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

【答案】平周分裂即切向分裂,是细胞分裂产生的新壁与器官表面最近处切线相平行,子细胞的新壁为切向壁。平周分裂使器官加厚。

垂周分裂是指细胞分裂时,新形成的壁垂直于器官的表面。狭义的垂周分裂一般指径向分裂,新壁为径向壁。分裂的结果使器官増粗。广义的垂周分裂还包括横向分裂。横向分裂产生的新壁为横向壁,分裂的结果使器官伸长。

8. 异染色质。

【答案】异染色质是指在有丝分裂完成之后,约有10%在整个间期仍然保持压缩状态的染色质。异染色质在分裂期和间期的着色力相同。当用标记的尿嘧啶作为细胞合成RNA 的前体,然后进行细胞固定、切片和放射自显影分析,发现异染色质不能被标记,表明它们可能没有转录活性。不过,有证据表明某些基因位于异染色质区。另外也并非所有无活性的基因和不转录的DNA 区,都是异染色质区。

二、填空题

9. 绝大部分古爬行类灭绝于_____代的_____纪末期。

【答案】中生;白垩

10.内质网具有_____合成以及_____和解毒作用。

【答案】蛋白质和脂质;糖类代谢

【解析】根据内质网上是否具有核糖体,可分为光面内质网和糙面内质网两种,光面内质网通常为小囊和分支管状,无核糖体附着,是脂类合成和代谢的重要场所,它还可以将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和脂类运到高尔基体。糙面内质网膜上附有颗粒状的核糖体,通常为平行排列的扁平囊状。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因此糙面内质网是核糖体与内质网共同组成的复合机能结构,并可与核膜相连。光面内质网的膜上没有核糖体颗粒。在与脂类代谢有关的细胞中很多光面内质网,有合成脂肪、磷脂,参与糖类代谢,药物和毒物的解毒等功能。糙面内质网膜上附有颗粒状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

11.果实大体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梨和苹果的可食部分来自_____和_____。

【答案】真果;假果;花被;花托

12.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可分为_____循环、_____循环和_____循环。

【答案】体;肺;冠状动脉

13.编码20种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有_____种。

【答案】61

【解析】mRNA 上四种核苷酸能构成

是多肽合成的终止密码种密码子。其中,有3个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其余的61种密码子为氨基酸密码。除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外,一个氨基酸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密码子决定。

14.种群数量(大小)的动态是_____和_____、_____和_____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答案】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15.植物光合作用中循环的产物是_____。

【答案】G3P (3-磷酸甘油醛)

16.细胞分化是同一来源的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在_____和_____上产生稳定性的差异过程。

【答案】结构;功能

17.叶的表皮由_____组织与_____组织构成。

【答案】表皮;机械

【解析】植物的叶是由表皮、叶肉、叶脉三个部分组成,表皮是叶片表面的一层初生保护组织,分为上、下表皮,上表皮位于腹面,下表皮位于背面。表皮细胞大多扁平,形状不规则,彼此交错,紧密镶嵌而成一薄层的表皮组织。表皮上有许多气孔分散在表皮细胞之间,气孔多由2个肾形的保卫细胞围合而成,属于机械组织。

18.是具有_____个抗原结合部的_____抗体。

【答案】10; 复合

三、简答题

19.简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答案】(1)细胞凋亡的概念

细胞凋亡是指在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由自身基因编程的一种主动的程序性死亡过程。细胞凋亡普遍存在于生物的生长发育阶段,使生物体得以清除不再需要的组织、细胞,而不引起炎症反应,维持组织、器官细胞数目相对平衡,保证个体正常发育,更新耗损细胞。

(2)其生物学意义

①发育过程中幼体器官的缩小和退化,例如,蝌蚪尾的去除;

②更新耗损细胞;

③清除被病原感染的细胞;

④细胞凋亡是维持体内细胞数量动态平衡的基本措施,在胚胎发育阶段通过细胞凋亡清除多余的和已完成使命的细胞,保证了胚胎的正常发育;

⑤在成年阶段通过细胞凋亡清除衰老和病变的细胞,保证了机体的健康。

20.保证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上和在突触处单向传导的机制如何?

【答案】(1)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上传播时,不应期:动作电位产生后,钠离子通道全部关闭,此时即使再有刺激,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即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不应期;

(2)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突触处传播时,只有突触前膜内才有突触囊泡、神经递质,故神经冲动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