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61现代汉语及中国文化之中国文化要略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青藏高原海拔在4500米以上,被称为_____。
【答案】世界屋脊。
【解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又有除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之称。
2. 伊斯兰教的基本经典是_____
【答案】《古兰经》。
【解析】伊斯兰教信仰《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是安拉的语言,是万古不变的教条,穆斯林生活的准则。
3. 西方游览者发现,中国园林中没有西方庄园中常见的雕塑,或许_____就是一种雕塑。
【答案】园林
【解析】中国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在几千年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孕育出“中国园林”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
4. 元朝时期意大利人_____来中国游历,揭开了中国与欧洲直接交往的序幕。
【答案】马可·波罗
【解析】东西方之间的往来,特别是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往来,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就己经开始了。元代时来华的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算是那时有代表性的人物。
5.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是_____。
【答案】耶路撒冷
【解析】耶路撒冷城堡,世界闻名的古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奉的圣地。位于以色列犹地亚山区之巅。阿拉伯人称它为“古德斯”,即“圣城”。
6. 我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许慎编撰的《_____》
【答案】说文解字
【解析】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它不但是我国最早的字典,恐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全书收9353个字,其体例是先列篆文,然后解释意义,最后按“六书”的方法来分析字形的结构,由此而建立了中国的“文字学”。
7. 秦代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和_____。
【答案】灵渠。
【解析】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三大水利工程:一是由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兴建的“都江堰”; 二是由战国时期韩国水工郑国修建的“郑国渠”:三是由秦将史禄开凿的“灵渠”。
8. “陆羽茶经元亮酒,韦家食谱步兵厨”中元亮和步兵指_____。
【答案】陶潜、阮籍
【解析】东晋陶渊明,字元亮,性嗜酒尝为平泽令。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萧,擅长弹琴。魏末曹爽辅政时召为参军,被他托病辞去,司马氏专权时,不得己而任郎中,但不问世事,终日饮酒,听说步兵厨善酿,便求为步兵校尉,又称“阮步兵”。
9. 佛教四大名山中位于安徽境内的是_____。
【答案】九华山。
【解析】佛教四大名山,即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和浙江普陀山。其中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大愿地藏菩萨的道场,佛寺最多时达两百余所,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10.江苏这一名称形成于清代,是合_____与苏州二府之名而成。
【答案】江宁
【解析】江苏,位处长江下游、黄海之滨,春秋战国时属吴、楚等国,秦属东海、会稽郡,汉属徐、扬二州,清初建为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设为江苏布政使司,两江总督驻江宁府(今南京市),巡抚驻苏州府(今苏州市),合两地之名为“江苏”,现省会南京市,简称“苏”。
二、选择题
11.长江的源头是( )。
A. 雅鲁藏布江
B. 澜沧江
C. 怒江
D. 鸭绿江
【答案】A
【解析】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高的大河,位于西藏自治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全长3848公里,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夕,,是长江的源头。
1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 )的诗句。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朱熹。
【答案】D
【解析】南溪书院为朱熹的出生地和少年读书之处,朱熹有一首诗叫《活水亭观书有感》,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的就是此地。
13.战国时期著名的“下学宫”是当时( )的宫学。
A. 楚国
B. 齐国
C. 赵国
D. 魏国
【答案】B
【解析】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稷下是齐国国都城门,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程门附近。
14.以下( )国家不与中国接壤。
A. 马来西亚
B. 缅甸
C. 老挝
D. 吉尔吉斯斯坦
【答案】A
【解析】中国在陆地方面与14个国家接壤,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占、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
15.( )是张仲景的论著,开后世力一剂学的先河。
A. 《伤寒杂病论》
B. 《神农本草经》
C. 《本草纲目》
D. 《千金要方》
【答案】A
【解析】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他总结和创制的二百余种处方,贯彻了“理(医学理论)、法(治疗原则)、方(处方)、药(用药)”一致的原则,治疗效果显著。
16.洗礼是( )的礼仪。
A. 基督教
B.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