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农业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产品国际贸易是如何演变的? 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案】(1)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

①各大洲间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a. 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农产品贸易变化很大;

b. 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贸易发展缓慢;

c. 欧洲共同体以及欧盟的建立和扩大,其主要农产品不仅由短缺变为自给,而且还有大量剩余供出口,从而成为世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最集中的地方;

d. 北美由于受到欧盟的激烈竞争,出口地位有所下降;

e. 大洋洲主要出口畜产品,近年来又增加了谷物出口。

②不同发展程度国家间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a. 世界农产品贸易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

b. 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地位日趋下降;

c. 主要农产品进出日国家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2)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品种结构演变

①世界谷物贸易增长由快变慢;

②农业原料贸易量增长缓慢;

③畜产品和水产品贸易不断扩大;

④世界水果蔬菜贸易额增长令人瞩目;

⑤新的加工食品和饮料增多;

⑥土特产品以及供日常生活其他方面使用的手工编制品、花卉贸易兴旺。

(2)农产品的贸易的特征

①贸易商品集中

欠发达国家的贸易主要依靠出口少数几种主要农产品。

②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

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是指大部分主要输出物资通常在几个工业化国家的市场上出售。 ③价格波动幅度大引起出口收入波动

④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时间性很强

a. 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时间,基本上不受其他因素所影响;

b. 农产品的易腐性,要求农产品运输时间尽量缩短。

⑤农产品国际贸易更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

a. 发达国家进口的农产品需求弹性人、替代弹性大;

b. 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农产品需求弹性小、替代弹性小。

2.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答案】(1)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联系

①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

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并非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不可能形成和保持国际竟争优势。

②发挥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

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越大,因此有效地配置资源,使社会各种资源获得最大限度地利用是国民收入最大化的充分条件。

(2)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区别

①比较优势理论解决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竟争优势理论研究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问题。 ②比较优势理论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比较优势是价格竞争; 竞争优势理论的市场条件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竞争优势不但来源于比较优势,还可能来自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因素。

③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是国家间产业分工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 竞争优势理论研究对象是国家间产业冲突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

④比较优势理论的优势来源没有考虑科学技术进步、国内市场需求、政府行为等的作用; 竞争优势理论的优势来源是一国某一特定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⑤比较优势理论的用影子价格衡量,指标有: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显示性比较优势和劳动密集指数等; 竞争优势理论的用市价衡量,指标有: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口国市场占有率、本国国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

⑥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更为广泛。

从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区别的分析可知:拥有比较优势并小等于拥有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往往表现为某一要素享赋相对丰富,而使其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着某种特定的角色。但竞争优势是一种实际显现的竞争能力,是生产力各构成要素综合协调的结果。

3. 你知道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吗? 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坚持哪些原则?

【答案】(1)中国土地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①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②土地质量不断下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a. 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污染严重。

b. 水土流失严重,耕作层变薄

③山林乱垦、草原乱垦与荒山大量闲置现象同时并存

有些地方把不应当开垦的山林和草原大量地垦为耕地,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又有大量荒地和荒山长期荒废,得不到开发利用。

(2)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

①因地制宜

根据各类土地的特点,正确地选择适宜的土地。这既有利于使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又可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土地的需要; 还可做到地尽其利,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果。

②节约用地

各种用地都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状况,力求少用土地,尤其要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为了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必须建立和健全土地管理机构,建立土地档案;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采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强十地管理; 严格控制各项基本建设用地,杜绝浪费十地的现象。

③保护资源

人们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切小可违背自然规律,只顾向自然界索取,而要注意保护整治,用地与养地结合,保持各种营养物质投入与产出的转换平衡,坚决制止、消除对农业土地资源的污染,以利于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④有偿利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对土地实行有偿使用,才能在经济上体现土地的产权关系,才能促使用地单位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节约用地、因地制宜、保护资源三项原则的贯彻。

4. 试分析农业信息市场的主体及其作用。

【答案】(1)农业信息的使用者

用户信息使用水平决定信息的需求,进而影响信息的供给主体。这个主体的数量、素质、能量、行为等会直接影响到信息产品的价值、价格判定、产品交易过程、产品使用后果等。商家和社会需要精心培育用户的信息需求。

(2)农业信息的生产者

农业信息生产者的主要任务是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必须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3)具有多种角色的政府

在农业信息市场中,政府具有信息用户、信息生产者、信息中间商、调节者的角色。政府所收集和提供的信息应该是别人无力收集或不愿收集的公益性信息。政府所提供的农业信息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宗旨。政府为农业信息的生产商提供相应的补贴。政府还承担着农业信息用户,特别是对农户的培训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