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613法律史,宪法学,法理学之宪法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613法律史,宪法学,法理学之宪法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613法律史,宪法学,法理学之宪法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13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613法律史,宪法学,法理学之宪法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 27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613法律史,宪法学,法理学之宪法学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 37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613法律史,宪法学,法理学之宪法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 52
一、简答题
1. 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有着怎样的关系?
【答案】(1)公民基本权利的内涵
在近代,基本权利往往被称为自由,即人身的、精神的和经济的三大自由,包括我国现行宪法在内,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宪法对这些基本权利一般仍沿用“自由”这一称呼:许多人把基本权利称为人权,表明其是人所固有的权利。
(2)人权与公民权的关系
①联系:在通常意义上,人权和公民权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不同称谓,因此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人权的本质即公民权”
②区别:
a. 人权是指人之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它既包括法律化的权利,也包括非法律化的权利,如道德权利等; 公民权仅指由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其范围比人权要小。
b. 人权是针对神权提出来的; 公民权是针对“自然权利”提出来的。因此,公民权在时序上比人权要晚,它是人权发展的产物。
c. 人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和不断被公民权利化的趋势; 公民权的内容也随着人权内容的不断法律化而呈扩大的趋势。
d. 在国内法上,人权与公民权通常交叠使用; 但在国际法上,常用人权的概念,而很少用公民权概念。
2. 简述违宪责任的认定。
【答案】违宪责任的认定是指对违宪责任的有无以及山谁来承担的认定。认定违宪责任主要依据以下因素:
(1)违宪事实,即违反宪法规定的客观情况。违宪事实的存在是确定违宪责仟的首要条件。
(2)损害,即受到的损失和不利影响。
(3)因果关系,它是指违宪事实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即损害的存在或可能发生的损害是违宪事实所造成或将要造成的。
(4)过错,即责任主体对造成的损害是出于故意或过失。
3. 国务院总理负责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我国现行《宪法》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卜规定国务院实行首长负责制。《宪法》第86条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1)国务院总理负责制
①国务院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经全国人大决定后由国家主席任命,因此,总理担负起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职责,他须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承担行政责任。
②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由总理提名,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必要的时候,总理有权向全国人人或全国人人常委会提出免除他们职务的请求。
③国务院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负责某一方面的专门工作,他们均须向国务院总理负责。
④总理主持和召集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会议议题由总理确定,重大问题必须经全体会议或常务会议讨论,总理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国务院的决定。
⑤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或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议案,国务院任免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均须由总理签署才有法律效力。
(2)总理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是山国务院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国务院的性质是行政机关,任务是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权力机关采取合议制的形式,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保证民主。而行政机关是执行权力机关的决定,则需要高度的权力集中,才能高效、及时和果断地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和突发事件。如果行政机关也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势必因开会、讨论、表决而延误时日,影响国务。因此,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符合现代社会对中央政府高效率的要求。
4. 简述决定国家性质的基本因素。
【答案】国家性质即国家的本质。在人类历史卜出现过四类性质的国家,即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决定国家性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这是决定国家性质的主要方面。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在一个国家中的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包括两个方面:
①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②统治阶级内部各阶级、阶层之间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2)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任何国家政权都要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从根本上说是由一定经济基础决定的,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只能产生相应性质的政权,在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之后,国家政权的性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国家政权又都是为一定阶级基础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其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经济上的统治地位。
(3)社会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对精神世界进行改造而获得的成果。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精神文明发展的程度是不同的,精神文明的内容决定着一个国家活动的方向,对国家政策的制定起着巨大的作用,对国家的性质的确定有着很大的影响。就我国而言,现行宪法第1条明确规定了国家性质,即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在文明上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5. 简述立法权的特征。
【答案】立法权是指一定范围的权力机关制定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的权力。立法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法权代表民意
立法权只能由民意代表机关行使。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即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民意代表机关。
(2)立法权在程序上是集体负责制
立法权要求集体负责制,强调民主。《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第七章,《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
第五章,分别规定了全国人大全体会议表决议案,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由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议案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包括法律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的程序是立法程序。
(3)立法权具有原则性、抽象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从内容上看,立法所指定的法律本身具有原则性、抽象性和创造性,原则性主要是指法律只是规定权利、义务和责仟,其本身不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因而具有原则性。与原则性相适应,法律是将现实的社会关系抽象成法律的关系进行调整,因而具有抽象性。其创造性主要体现在法律所规定的规则、原则卜是以前没有的。
(4)行政权对立法权具有依附性,行政立法是授权立法
行政权相对于立法权而言具有具体性、执行性,因而要求行政在法的方面具有对立法的依附性,亦即要求依法行政。
6. 中国的宪法惯例有哪些内容?
【答案】宪法惯例是指宪法条文无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存在和通行并经国家默认、具有宪法效力的习J 贯和传统。一般由代议机关、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政党领袖等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开创先例,并为后人所效法而逐渐形成。宪法惯例是一种通行的、具有较强稳定性和约束力的政治习惯和传统,因而一般国家都存在。我国宪法惯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宪法的修改方式。1982年宪法并未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方式,但自1988年第一次用修正案的方式修改宪法后,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均沿用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予以修改。宪法修正案的修改方式己成为目前我国的一项重要宪法惯例。
(2)关于宪法修正案的提案问题,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才有权提出宪法修正案的议案,但在实践中,一般则由执政党中央委员会首先以建议案的形式提出来。
(3)每届全国人大开会时,全国政协会议也同时进行,并且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体列席全国人大的有关会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惯卜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兼任等,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