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之《农业经济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答案】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包括:
(1)适应消费者对食品消费需求变化的需要
为了保证农产品等加工原料的稳定供应,以及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要求,食品加工企业必须有专门的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同时能对农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为此,必须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整合农业的相关产业链条。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的外部推动力。
(2)缓解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消费常年性矛盾的需要
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不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且具有鲜活易腐性。但农产品的消费却具有常年性,并呈现出一定的刚性,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为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通过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销等措施,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使其更容易远距离运输。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这一根本性矛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原因。
(3)降低经营风险的需要
随着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不仅要面临自然风险,而且要面临价格波动风险、设备利用率小高的风险和被惩罚风险。降低经营风险的共同愿望促使农户和农业企业结成更为稳定的交易或合作关系。
(4)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需要
无论是产前的生产资料购买,还是产后的产品销售,单靠农户自己去交涉,交易费用相当高,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对于农业龙头企业,交易费用的节约主要是减少了在种子、饲料销售和农产品购买等方面寻找、评价、质量检测和签订契约等方面的费用。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以后,农户和农业龙头企业都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5)解决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需要
通过合同或‘体化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从而有助于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符合加工质量要求的农产品。
2. 农业保护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1)农业保护政策的定义
农业保护政策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为确保农业发挥基础作用,使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以便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与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的总不和。
(2)农业保护政策的政策组成
①为保护本国农业免受国际市场的冲击而采取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
②为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直接和间接支持农业的措施。
二、思考题
3. 何谓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 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 试用图和公式来表示。
【答案】(1)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
农产品供给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即指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其大小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公式为:
式中:Es 为供给弹性系数; Q 为供给量; △Q 为供给变化量; P 为价格; △P 为价格变化量。
理论上,Es 通常为正值。实际上,山于农产品生产及农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农产品供给弹性有时为正,有时为负。从长期看,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系数都为正值。
(2)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种类
供给弹性的大小,如表所示,可分成五类:
表供给弹性的种类
农产品供给弹性类型如图所示。
图农产品供给弹性类型
4. 农产品供给有哪些特殊性?
【答案】(1)价格变动的有限性
在一定地域和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产品的可能供给总量是有限的,不会随价格的提高呈现无限增长趋势。在有限范围内,价格的提高促进农产品供给量的增加。
(2)价格变动的周期性
农产品生产必须完成一个自然周期才能实现,如果农产品突然供给不足,无论价格多高,都无法在短期内刺激供给的增加。
(3)农产品供给不稳定性
农产品生产是有生命的动植物的冉生产过程,与动植物再生产相关的众多因素,直接制约农产品的供给量,给农产品的供给带来了较多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
(4)受政府调控程度较大由于农产品的供给涉及国计民生,政府对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进行调控是必要的。否则,农产品供给的不稳定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