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中下1/3交界处易骨折,主要原因是() 负重较大。 位于皮下,软组织少。 易受直接暴力。 骨的形态转变移行处。 易受间接暴力。
男性,30岁。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咯铁锈色痰,伴左侧胸痛。胸片左下肺大片密度高阴影。该病原体耐药的主要机制为() A.PBP结构改变。 产生生物被膜。 膜通透性降低。 主动外排系统。 产AmpC酶。
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黏膜灌流量减少和灶性缺血。 胃黏膜前列腺素改变。 胃酸分泌。 黏膜屏障功能损伤。 氧自由基产生和释放。
早期恶性实体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 手术。 放疗。 化疗。 生物治疗。 物理治疗。
患者,男性,78岁。因车祸致骨盆骨折、肋骨多发骨折、肺挫伤入院,入住ICU时查体:血压80/50mmHg,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129次/分,未闻及杂音,四肢冷。入院后经补液、止血、对症处理,第2天患者呼吸费力明显,血氧饱和度下降,予机械通气治疗,并查肝肾功能第3天患者出现血小板进行性下降、PT延长,全身有出血点,此时首选的治疗是() A.尽快使用肝素。 尽快补充血浆。 尽快补液。 尽早使用抗纤溶药物。 尽快输入血小板。
男性,30岁。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咯铁锈色痰,伴左侧胸痛。胸片左下肺大片密度高阴影。该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先接近正常后又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