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848传播学基础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内部复习题1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

【答案】新闻,是指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新闻的特征有:①陈述事实; ②具有新意; ③报道及时; ④公开传播。新闻的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其后,人们又加上一个“如何”,变成了“五个W ”加一个“H" ,简称为“新闻六要素”。

2. 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 )

【答案】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 ),是指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职业原则和专业要求的总和,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标准和正当的业务手段,它以履行媒体的圣洁使命为目标。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后,大众化报纸兴起时,在新闻业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信念,构成“改良时代行政理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个部分”。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更不是媒体本身。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摆脱党派和团体的立场准确地报道事实。

3. 信息饥渴

【答案】受众迫切需要的信息又久候不至,或新闻所传达的信息过于简单,或传播者故意隐匿了某些最重要、最关键的信息,这种种情况下,便产生“信息饥渴”,即信息量供应不足。

4. 反馈

【答案】反馈,是指被作用部位反作用于作用它的上级部位。泛指发出的事物返回发出的起始点并产生影响。传播学上的反馈,是指在传播活动中,受传者对传播者发来的讯息的反应。传播者发送出去的给定信息,作用于受传者后产生的结果再回传至传播者,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双向传播或互动传播的基本构成环节,是新闻传播双向传递得以实现的基础。

5. 动机

【答案】动机是指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采取行动的念头。它是激励和推动人去行为以达到目的的内在原因,即活动的动因。它引导人们投身某项活动,激发某种行为,规定行为的方向。动机是基十需要而产生的。当人的需要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动机以模糊形态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这时就成为意向。意向由于需要较弱,还不足以被人意识到。随着需要的不断增强,意向转化为愿望,愿塑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就可能成为行为的动机,最终导致行为的发生。

一切动机性行为都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有动因,都是由动机而激发而形成行为; 二是有目标,都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

第 1 页,共 10 页